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全球市场加速融合,要素流动更加频繁,充分利用外需、加快自身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都超过预期,国内外经济环境极为复杂。积极稳定并创造外需,进一步强化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成为当务之急。
稳定外需面临的形势仍不容乐观
尽管我国稳定外需政策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未来一段时间,影响我国外需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特别是全球经济复苏基础比较脆弱、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不利因素,大大增加了稳定外需的难度。
首先,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尽管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复苏,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世界经济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仍十分突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制约着欧元区经济复苏。美国经济复苏放缓,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加大,调控难度增加。
其次,全球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不会迅速回升。从短期来看,国际金融危机通过消费、贸易、投资等渠道迅速传导到实体经济,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从长期来看,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需求不足将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重大障碍。
再者,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增多。现在各国政府已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有99项,正在计划或准备实施的还有134项,其中包括提供政府援助资金、提高关税、限制移民以及给予出口补贴等。专家预计,在未来的两三年内,贸易保护主义不但难见缓解,而且有可能更加激化。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