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外需更应主动创造外需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出台的稳定外需的各项政策力度很大,含金量很高,效果已开始逐步显现。目前最关键的是应不折不扣地落实这些政策,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稳固外需企稳回升势头,力保在全球的存量市场份额不降低。
可以预料,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被动等待外需市场回升,而应超前谋划,主动创造增量外需。这样,既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又有助于世界经济复苏。
首先,在以我为主的原则下,应积极参与全球重要经济政策的讨论和制定,包括建立和完善解决全球失衡、全球金融和货币无序、全球重要商品价格失控等重大问题的国际调整机制;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尤其是加快和欧、美、日等主要贸易合作伙伴的谈判进程,努力扩大跨区域的双边经贸合作范围,积极拓展外需增长空间;继续争取更多国家尽快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为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获得公平竞争的环境等。
其次,要积极鼓励资本输出。当前,应利用我国外汇储备充足、生产能力过剩及全球流动性不足的有利条件,完善信贷、外汇、财税等政策支持体系,鼓励企业“走出去”,打破单纯以贸易方式来扩大出口的传统模式,通过资本输出创造出口需求。
第三,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受害国,我国应加快建立全球、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四位一体”的应对体制机制,形成解决贸易争端的合力,巩固既有市场份额。当前,可倡议并推动在世贸组织设立专门机构,审议各国有关经济政策,及时纠正含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条款和内容,并制定有约束力和可操作性的惩罚措施,切实把国际社会抵制贸易保护、加强经贸合作的政治意愿落到实处。
政府部门应与相关国家进行及时有效的磋商和交涉,对针对我国的贸易歧视迅速开出贸易报复清单,果断启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工具,增强贸易报复的时效性和威慑力,严防别国跟进,产生贸易保护的 “连锁效应”。行业协会应建立贸易监测和预警体系,健全沟通协调机制,积极组织行业内企业对外应诉。国内企业应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健全财务等管理制度,自觉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进行营销。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