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拟征房产税,调研环保税,提高车船税,专家嚷增税,代表叫加税,政府智囊团一片亢奋的加税之声。这种喧嚣嘈杂的声音中,一个数据似乎显得很不合时宜:全国总工会进行的一项职工收入调查结果显示,有23.4%%的职工5年未增加工资。不仅工资增幅慢,不同行业、群体的收入差距更令人担心。收入好不容易涨了一点点,又得适用较高的税率,缴纳税额大幅增加,偏重的个税负担加重了生活压力。
这个现实给那些力挺加税者浇了一盆冷水:别总喊加税了,别总变着法儿掏老百姓的腰包了。两成多职工5年未涨工资,中低收入群体急需减税。中国当下应该是减税,而不是加税。
众多加税理由中,一个用得最多的、也最冠冕堂皇的理由是,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政府可以通过加税来调节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也就是“劫富济贫”、“取富予贫”:政府从有钱人那里征更多的税,然后通过转移支付的手段分给穷人,从而减少阶层间的收入差距。
经济学教科书上确实是这么说的,许多发达国家也都是这么干的——可在我们的现实中,寄望税收“取富予贫”,纯粹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幻觉。
增税,只增有钱人的税,让有钱人承担更多的税负,这很可能是谎言。中国当下,贫富差距早超过国际警戒线,向有钱人课更高的税以平衡差距,是应该的。占用了更多资源、享受到最大收益、拥有更多财富的富人们,也有责任承担更高的税。可是,每一次加税,并没有精准地加到真正的有钱人身上,由于有钱人强大的避税能力,加上“无论最终谁承担税负,政府能收到钱就行”的增税动机,最终,税还是落到了中低收入者身上。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