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宁波香格里拉酒店。当地箱包制造商王宏(化名)在此宴请香港来的欧洲买家。
由于欧洲买家临时取消了一批订单,他提高了警惕。“去年浙江好几家做箱包的,就是因为不少客户下单出货后没给钱破产了。”王宏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因此他特意邀请欧洲买家前来加深双方了解。
对此,欧洲买家解释称,取消订单完全是终端客户的决定。由于客户已下订金,可填补购买原材料费用,加上工厂尚未生产未造成更多损失,王先生选择继续与该欧洲买家合作。
王宏的警觉并非空穴来风。全球风险咨询企业Kroll近日公布的2010~2011年度《全球反欺诈年度报告》显示,中国有44%的欺诈行为是由卖方、供应商和客户实施的,然而对合作伙伴、客户和卖方进行过尽职调查的中国企业数量比例为38%,远低于全球平均50%的水平。
受欺诈数字飙升
更令人震惊的是,总部位于纽约的Kroll发表的第四份年度反欺诈报告显示:98%的中国被调查企业在去年至少遭受过一次欺诈行为,中国已经超越2009年位居榜首的巴西,成为企业遭受欺诈行为最多的国家。
据介绍,该公司委托经济学人信息部,对去年至今年8月的欺诈行为及对企业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一次全球范围的调查。共有来自10个行业的801名高级管理人员参与了此次调查,超过一半的被调查企业每年全球收入超过5亿美元,其中29%的被调查企业设在北美地区,25%在欧洲,24%设在亚太地区,11%的被调查企业分别设在拉丁美洲、中东以及非洲。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