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
12月17日,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与会代表发现,明年的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工作,是被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统筹作出安排部署的。
省委书记张云川在会上强调:“尽管我省各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但对中央出台的一系列保障性政策措施,必须及时跟进、不打折扣。”
2010年的民生工作亮点可期。
关键词:收入
■“涨工资”的目标要落实到位
会议指出,2007年我们提出,力争经过两三年的努力,使全省城乡居民低保水平、企事业单位职工收入水平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地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逐步落实到位。
作为经济学界人士,民建河北省委副主委武义青研究员就此解读认为:“过去几年来,我省一直在提高职工收入,现在再次提出,说明了省委、省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同时也要看到,本次提出正逢其时——— 国家在扩大内需方面的政策支持。”
■建立与全国水平同步增长机制
会议明确,上述工作是动态的,要建立起与全国水平同步增长机制,使群众收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武义青认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也是一种挑战,需要经济效益和财政收入的增长等诸多方面因素支撑。看似简单的一个任务,需要付出的努力却很多。
关键词:就业
■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
会议提出,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困难群众就业工作,进一步稳定我省就业形势。
与会的一位教育界人士介绍,今年我省出台多种举措,鼓励高校毕业生报名应征入伍、组织实施“特岗教师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今年共帮助5万多名大学生实现了不同形式的就业。明年相应举措还将继续。
■确保新增就业60万人
会议设定了多条路径以确保60万人的就业目标实现: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服务业加快发展,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
积极开展就业援助,重点针对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和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
鼓励有创业能力的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确保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
关键词:社会保障
■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
会议提出,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稳步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
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高度重视做好甲流防控和治疗工作。
■鼓励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会议提出,切实抓好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自行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并适时提高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待遇,稳步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将更多的中小企业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针对城乡贫困人口,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争取解决2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