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价”高、拒载时有发生、“黑的”泛滥,作为“城市窗口”之一的出租车行业,在贵州一些地方,却被群众、游客、上班族等多有抱怨。一方面是城市道路拥堵、出租车投放 严 重 不 足 等 原 因 造 成 “ 打 的难”,另一方面却是“黑的”滋生壮大,“方便”市民的同时扰乱市场秩序,加剧了矛盾。
针对出租车行业集中暴露的突出矛盾,贵阳市政府近日连续召开两场“听证会”,拟在城市中心城区新增1050辆出租车运力,并将出租车起租价下调2元。与此同时,将积极采取措施打击“黑车”。
专家认为,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时,一定要符合出租汽车行业的实际,认真考虑出租汽车业主、驾驶员和乘客等各方面的利益,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黑的”泛滥暴露监管难题
在贵阳街头打车,经常会遇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边是出租车难等,一 边 是 “ 黑 的 ” 随 时 随 地 “ 招手停”。“黑的”泛滥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出租车的严重不足。贵阳城市客运管理局副局长陈和说,城市规模扩大、道路改善使市民出行需求日益增加,而贵阳出租汽车数量10年没有增加,运力不足客观上给非法客运“黑车”以可乘之机。
据调查,按照目前贵阳中心城区人口250万人、3019辆出租汽车计算,贵阳市出租汽车万人拥有量仅为12.07辆,而全国各省会城市出租汽车万人拥有量大多在20辆至30辆之间。
贵州省城市公共交通专家组成员邓祖善说,由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不完善和线网布局设置不合理,造成常规公共汽车运营覆盖面不全,如城乡结合部、城区边缘地带、郊区等,致使这些地区的老百姓乘车难,给“黑车”提供了生存空间。而外来务工人员、无业人员、下岗职工和一部分农民受利益驱动,选择了“黑车运营”这样一个有效的赚钱途径。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