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要加强对过境水的上游管理,减少污染,保住这个水源地。同样的,北京也要做好本地的过境水的环境保护,让下游也能接着利用。”尹明万表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向可持续用水靠拢。
———— 采写手记 ————
城市“大”,资源未必“广”
用水需求就像气球一样,越吹越大,但是气球到底能吹多大最后还是看气球本身材料的承受力,跟我们的主观愿望无关。“大”城市可能有很多的资源堪称丰富,文化的、艺术的、经济的等等,但是自然资源绝非如此。
曾经有人这么形容北京的水资源情况,“如果说全世界还有一瓶水,那么中国只剩一杯水,而北京仅有一口水。”当大规模的人口涌向城市,让城市越来越“大”的时候,于是乎,连这一口水都不再是一个人可以独享的了。
有时候,人们会因为自己有消费进口商品的能力而骄傲,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要靠喝进口水才能保有美丽的大城市生活,那么大城市又有何吸引力,我们又该如何骄傲的起来呢?
新闻缘起
10月15日,为了缓解北京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山西、河北两省向北京市集中输水的工程再次启动,此次调水总量预计达到4000万立方米,北京收水量2500万立方米。
统计数字显示,截至当日,北京今年累计降水量为509毫米,相比多年同期的565毫米仍少10%。目前,官厅水库蓄水量处于偏少状态,密云水库蓄水也比去年同期少近1亿立方米。(转自科技日报 实习生 蒋洪涛)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