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互联网观察人士徐上峰也认为,今后的腾讯只会更强大,在互联网行业的地位将会仅次于Google。
“它现在强大得可怕,一是用户规模,二是用户黏性,第三是它的一站式在线服务。尽管有些人在骂娘,但还是在享受着QQ的便宜。”徐上峰认为,腾讯拥有全球最大的IM软件、5亿多活跃用户,掌握着最庞大的中国用户群,其QQ几乎已是中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QQ已成中国人最主要的沟通平台,很多人都在用,而你拒绝不用,会失去很多东西。”
“最可怕的还是其一站式的服务,”徐上峰表示,基于其IM软件QQ的庞大客户端,腾讯不断推出各种新的互联网产品与应用,建立起强大的业务体系。其中以QQ.com为核心的门户网站,利用QQ弹窗很快就超越了经营数十年的门户网站。还有其增值服务,其“虚拟货币”QQ币基本覆盖了QQ秀、社交游戏等业务,数据显示,通过虚拟物品,腾讯在2009年赚取了高达14亿美元的销售额。此外,在电子商务、搜索以及无线业务上,腾讯也早已涉足,且发展迅速,据截止到2009年的数据,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手机专利已超过200项。就像是“中国的微软”,凭借着强大的用户基础和“后发制人”战略“腾讯几乎涉足了互联网上的所有服务,减少了对其他互联网企业的依赖性。”
如今腾讯也正被鲜花和掌声围绕,日前某机构推出的“2010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名单中就包括腾讯;摩根士丹利在《2010InternetTrends》报告中也将腾讯列为唯一入选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创新能力排行榜上,腾讯超越微软排名第四,仅次于苹果、谷歌、亚马逊。除此之外,在今年的“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中,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深圳,还专门到腾讯公司考察,这件事也被业内人认为是今后对腾讯发展有利的风向标。
但这并不代表着腾讯今后将会一帆风顺,就目前看来,它面临的问题不少,其中最被人广为诟病的便是“抄袭”。从模仿ICQ推出自己的第一款产品OICQ(腾讯QQ的前身)开始,一直到QQ秀、腾讯游戏、拍拍网、团购网及财付通等,与同行出奇的相似让业内人始终没停止对腾讯“抄袭”的指责,尽管腾讯一直在否认。在2006年,新浪网创始人王志东就公开指责马化腾是业内的“抄袭大王”;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主任胡延平也质疑腾讯的创新能力,说它是中小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天敌”;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陈一舟更是在微博上写道:“有QQ压着,强大个屁!”;今年7月份,某杂志刊登文章《“狗日的”腾讯》认为“抄袭是腾讯遭人恨的根本原因”。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