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病的解决关键在公民意识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中小城市未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目前在大城市上演的“城市病”会在中小城市重演么?如果会,要如何避免?
丁宁宁:中小城市发展要有自己的特点,不要重复大城市的做法,特别是错误的做法。现在一些中小城市盲目向北京看齐,照搬那些已经被实践证明错了的东西。比如,交通主干道横跨城市中心,北京已经吃了很大的亏。但是很多县(市)搞新区的时候,在政府大楼前还是要搞一个大广场,广场和政府大楼之间横插一条主干道,车速很快,行人望而却步。广场上铺的都是石头,除了游行集会只能跳跳舞,没有任何休闲、娱乐设施。中小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应当追求生活便利和环境幽雅,要注意保护本地区的特色。交通主干道最好环城而过。城中心可以搞一个休闲公园,公园周围的商业区和生活区要有合理设置。大型公共建筑周围要留有足够的停车场。最重要的是:不能为了招商引资而破坏城市固有的建筑格局和文化传统。
中国经济时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目前很多人的反应并非如此,您认为什么样的城市生活才算美好?如何达到美好的城市生活?
丁宁宁:现在很多城里人留恋乡村的淳朴环境,但是在村里你一年能见到几个人?现在乡下人一个劲儿地往城里跑,原因是进城以后,社会接触面大,工作机会也更多。由此可见,与农村相比,虽然在城市里要面对污染、噪声等问题,但是提高了生活的便利程度,丰富了人的社会交往,这本身就是“让生活更美好”了。否则还搞什么城市化?现在需要解决的是前面说过的城市合理规划问题、城市化带来的污染和噪声问题,以及由于各种政策不配套导致的“城中村”和农民工身份问题。除此之外,只有每个城市居民平等享有作为一个公民应当享有的各项权利,努力履行作为一个公民应当履行的各项义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环保意识,城市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记者南瑞)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