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叶檀:王亚伟辞职不获批 公募基金在强留最后一座神像?
来源:新华财经 更新时间:2010/10/14 17:07:53   
>> 相关新闻链接
·傅成玉:中海油是国家石油公司 承担国家责任 ·警惕“千年极寒”扰乱煤炭市场
·叶檀:前3季金融货币市场呈三大特点 ·新股发行体制是指新股定价、承销和发售一系列制
·樊纲:调节供需防范资产泡沫 ·善行难能可贵 方式应更精细
·高培勇:收入再分配重点在构建调节过高收入机制 ·尚福林:借壳上市执行IPO趋同标准
·周天勇: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并未来临 ·个人储蓄是否“越存越穷”?

  财经国家周刊报道 近期有报道,华夏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王亚伟辞职,这无疑是中国基金业的一个象征,说明公募基金已经失去了最后一尊神像。王亚伟辞职而不获批,说明证券监管部门试图以行政力量为公募基金留住神像。

    问题是,公募基金经理为何辞职,管理层留得住吗?

    前几年开始的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潮,至今未有遏止迹象,这是基金行业不可阻挡的市场化趋势。人才大流转是公募基金公司治理结构与激励机制不到位的反映,而基金经理并未离开投资行业,只是换到了更市场化的土壤中生存。

    尴尬的是,公募基金成为军校,一旦学成则纷纷散去。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30,共有59家基金公司旗下227只基金出现基金经理离职,这个数据已经接近2009年全年的水平。另据统计,截至2010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曾有853名基金经理,目前在职的只有507人,在职的基金经理中平均任职年限为2.58年。从业经历超过10年、目前还管理着基金的基金经理只剩下王亚伟、林彤彤和尚志民3人。

    并非基金经理天生品格不高,而是公募基金内部欠缺市场机制,也欠缺灵活性。一流的基金经理收入有时不如研究员,基金公司内部管理僵化、人事繁杂,更为人诟病的是,不论业绩好坏只凭规模取胜。

    在此可以看到双重的逆向激励,首先是公募基金的管理费用与管理能力之间的不匹配,其次是在公司内部不同业绩群体之间的不匹配。

    逆向激励的结果是劣币驱逐良币。更多的试图有所作为的基金经理纷纷出走,更多的菜鸟进入这一行业。2010年以来行业新进基金经理80多位,出走50多位,但量级不可同日而语。

 

 

 



责任编辑:cprpw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