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目前城市化水平还很低;农业中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城乡生产率工资水平差距大;拐点来临可能在2020年以后;
刘易斯拐点,指劳动力由过剩走向短缺的转折点。反映的是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这一说法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增长中民工荒的出现,有人认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来到。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理论和国情理由。
第一,中国城市化水平还很低,农村人口还要继续向城镇流动,包括劳动力。按照刘易斯的模型,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只有在农村和农业中没有剩余的人口和劳动力时,才能成立。从统计看,中国2009年城市化水平46.59%,处于低城市化水平国家。只有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说刘易斯拐点来临,才比较接近现实。
第二,按照劳动力人均耕地来看,中国农业中有大量剩余的劳动力。从大数估计,全国近7.8亿劳动力中,城镇固定劳动力大约为2.8亿人,农民工2亿人,在农村从事农业的3亿人。中国目前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农业劳动力在全世界看,也属于极度过剩的国家。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