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昨天公布的货币数据,有三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与历年平均水准相比,货币依然宽松。
虽然广义货币增幅比上月与上年末降低,货币流动性依然充足。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69.64万亿元,同比增长19.0%,增幅比上月和上年末分别低0.2和8.7个百分点,超过17%-18%的平均增幅。
狭义货币(M1)余额24.38万亿元,同比增长20.9%,增幅比上月和上年末分别低1.0和11.5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4.19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3610亿元,同比多投放1041亿元。狭义货币低于货币凶猛的2009年,但是与信贷收缩的2008年相比,则大大增加。
2006年6月M1达到23.70%的历史高位,但到2010年1月却高达38.97%,可以推断,在较高的投资增长、在2009年货币流动后遗症的压力下,2010年的货币基数庞大,流动性处于高位。
第二个特点,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之下,外汇贷款增加,外汇流入有货币政策周期,显示剧烈波动性。今年一季度,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为642亿美元,二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仅为258亿美元,下降幅度超过50%,外汇资金呈明显流出迹象。三季度跨境资金开始大量回流:8月新增外汇占款达2430亿元人民币,创出年内次高,也是近4个月来我国月度新增外汇占款首次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
由此,跨境套利交易开始突破资本项目的管制大幅增长。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10月12日在《201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专栏”中的阐述,“受利差和汇差双重收益诱导,境内市场主体的跨境美元套利交易规模开始扩张,加剧了我国外汇收支的波动”。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