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风险投资 力推高科技产业发展
□ 吴 军
有了新科技,还必须将它们变成产品,形成新的产业,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这首先要求有人愿意承担创业的风险来完成这个过程。从1860年起,美国靠科技进步,逐步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
对于创业,美国政府只直接投入基础科学研究和营造创业环境,而不直接涉及投资产业化。科技到生产力的转换则是靠工业界和金融界完成,其中,新科技行业的创业资金主要是靠风险投资(包括天使风险投资)提供。
风险投资在美国起源于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民间(包括公司、团体和个人)可以投资的资金相对充足。一些愿意以高风险换取高回报的投资人发明了一种非常规的投资方式————风险投资。为了保证高回报,这些投资必须投到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产业和产品中,这就在客观上促进了高科技的产业化。早期风险投资最成功的案例是数字电子公司(DEC)。在上世纪50年代,风险投资为这家研制小型计算机的公司投入了7万美元,到十几年后公司上市的时候,这笔投资涨了7000倍。这类榜样,给予了投资人极大的信心。到投资高峰的2007年,据估计,美国风险投资的金额达到了每年200亿—300亿美元。
风险投资对于美国经济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作用不可忽视。以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红杉风投为例,仅它一家公司投资上市的公司就占到纳斯达克(Nasdaq)上市公司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这些公司今天的年产值达数千亿美元,总市值近万亿美元。在美国,像红杉风投这样的大型风险投资公司(包括投资银行的风险投资部门)有十几家,而小型的风险投资公司和以个人为核心的天使投资团体则不计其数。
风险投资对美国社会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它不断促使产业更新和社会进步,使得二战后美国一直在主导全球的产业更新。英美风险投资家总是不断地寻找当前规模很小但是前景非常广阔的经济增长点。
在上世纪60年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突破,集成电路的研发成为风险投资的热点,这直接促成了硅谷的诞生。一些科学家在风险投资人的资助下,从研究所里走出来,开创了很多世界驰名的半导体公司。这些人中,包括集成电路的发明人诺伊斯(Noyce),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摩尔和著名风投公司KPBC的创始人柯兰纳(Kleiner)等一代英才。半导体一度是加州最大的产业,世界上著名的一些半导体公司,包括英特尔公司,一大半总部在美国加州硅谷。美国至今在半导体设计技术上领先于世界,风险投资功不可没。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信息革命开始,风险投资开始扶植比半导体工业成本低、利润高的计算机软硬件和服务业。在这期间,诞生了苹果、微软、甲骨文和太阳这样的大型跨国公司。当80年代以后半导体的制造开始向亚洲转移时,这些新一代的科技公司已经在自己的领域执牛耳了,并且在规模上和影响力上均超过了硅谷以半导体为主的第一代公司。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计算机软硬件公司发展还方兴未艾时,美国的风险投资已经开始策划下一轮的产业革命了。这一次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在风险投资的直接帮助下,美国诞生了思科、雅虎、Ebay、甲骨文和Google这样新一代科技跨国公司。和传统工业相比,这些公司从事的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不仅利润高,无污染而且很容易迅速占领国际市场。在美国制造业日益萎缩的今天,这些新兴行业支撑着美国的经济。
(作者为风险投资人、Google 资深研究员)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