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 详细] |
 |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 详细] |
 |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 详细] |
 |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 详细] |
 |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 详细] |
 |
|
|
|
|
|
|
通胀预期:有效管理会出什么招? |
来源:中国经济网 更新时间:2009/11/10 16:36:13 |
 |
>> 相关新闻链接 |
|
|
|
一辆名为“经济复苏”号的列车正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行驶,车上坐着的是“扩内需”、“保增长”和“调结构”。就在行驶将满一年之时,“管通胀”又登上了这辆列车。
通胀又要回来了吗?一时间,这成为官员、学者和市场人士谈论的热门话题。
通胀预期——
政府高层及部门密集提及
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今年来第一次将管理通胀预期,与保增长、调结构相提并论,并强调要处理好三者关系。据了解,即将于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会将防通胀作为主要议题之一。
“通货膨胀问题现在是各方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因为政府高层和一些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最近密度非常高地讲通货膨胀预期,这件事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事实也确是如此。
在日前召开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财政部长谢旭人指出,各国应关注财政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和防范包括通胀在内的潜在风险。
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今年后几个月,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
这是国务院常务会议今年来第一次将管理通胀预期,与保增长、调结构相提并论,并强调要处理好三者关系。
在今年9月举办的第三届夏季达沃斯年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到,“要警惕和防范包括通胀在内的各种潜在风险”。
而央行调查统计司发布的《2009年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也提到“当前要做好通胀预期管理”这一点。
其实,央行早在二季度末就已经提出了通胀预期有所显现。时隔3个月,通胀预期进一步加强,央行认为“做好通胀预期管理”是当前应密切关注的问题。
经历了上半年信贷井喷之后,三季度银行信贷投放仍然保持稳定增长,目前市场流动性充裕,央行认为通胀预期在持续增强。
数据显示,三季度国内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3万亿元,截至9月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分别增长29.51%和29.31%,货币流动性显著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M1和M2已分别连续3个月和7个月在25%增速以上运行。9月M1增速高出M2约0.2个百分点,为2008年5月以来首次。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M1、M2之间形成的反喇叭口如果继续扩大,有可能会引起物价上涨,对形成通货膨胀造成一定压力。
据了解,即将于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会将防通胀作为主要议题之一。
通胀问题,已然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物价水平——
经济运行诸多问题的焦点
从物价来看,目前中国不存在通货膨胀,但必须承认存在通货膨胀预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目前我国通胀预期很强,但抑制通胀的因素也很多。同时,中央也在重视通胀问题,并将会有一系列的政策防患于未然。
目前我国通胀预期很强,但抑制通胀的因素也很多,如秋粮丰收、产能过剩等。同时,中央也在重视通胀问题,并将会有一系列的政策防患于未然。
通胀预期的四个来源分别是农业和食品、工业产品和原材料、国际大宗商品以及资产价格。
“相对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是明年经济运行中诸多问题的焦点。”受访专家指出,因为中国经济面对的最大挑战,不是把车开动起来,而是在开起来之后如何保证它快速平稳地前行。
而在粮食价格和美元贬值的冲击下,通胀预期所带来的压力似乎已渐浮现。
这一点,从三季度的经济数据中可以得到验证。前三季度CPI和PPI的数据不出所料出现了同比降幅收窄、环比有所上升的局面。
这表明通胀预期更加临近。
责任编辑:cprpw |
[1] [2] 下一页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