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人大教授刘元春:结构性政策微调正在加剧
来源:中国经营报 更新时间:2009/11/10 14:54:34   
>> 相关新闻链接
·三季度数据分析: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将至 ·后金融危机时代 现金管理新趋势
·谁推高了创业板发行价 ·争夺富士康
·石市“国家级”酒店通过“年考” ·山东钢铁整合大幕拉开
·我国明年通胀压力不会很大 ·新一轮电价调整方案有望本月中旬公布
·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离收官还很远 ·新能源在政策想象与现实博弈中生长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教授

  刘晓午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三季度经济数据时,10月2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第四季度经济工作。

  与以往多次反复强调“经济回稳基础还不牢固”不同的是,国务院此次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更为乐观——“回升向好的趋势得到巩固”。

  国务院同时定调下一步调控——“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首次出现“通胀预期”字眼。

  “尽管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主基调不变,但是随着经济的企稳回升,管理层已经开始为年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转变做准备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教授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采时说。

  《中国经营报》:你如何评价中国第三季度经济数据?

  刘元春:从数据来看,第三季度经济非常好,可以看出经济在强劲回升。但是这个回升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结构性问题。

  工业第三季度增长12.4%,逐季回升,特别是9月份上涨13.9%。但是其中以“铁公基”(铁路、公路、基础建设)和重化工业为主,还是在政策刺激范围之内,私营部门和民间部门工业生产回升仍然不够活跃。如纺织行业、计算机行业增速较慢,而交通运输制造业增长迅猛,相关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目前煤电油运、基础产业、交通等一些以前的瓶颈部门相对紧张起来了,国际油价再次突破80美元每桶,社会各界通胀预期强烈,如果未来需求快速扩张,将会使得这些瓶颈部门供应再次紧张。

  第二就是环比增速在回落。如国企利润在8月和9月环比都在下降;中国经济GDP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环比增速在15%以上,尽管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较高,但是环比增速回落到10%以内,这说明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刺激效应开始向平缓期过渡,未来需要民间投资和出口接棒。

  《中国经营报》:在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发布之前一天,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第四季度经济工作重点和任务,其中有关说法与第二季度不一样了,这是否说明经济政策正在转向?

  刘元春:我认为,在危机状态下以保增长为第一要务的宏观经济政策目前正在告一段落,换句话说,保增长不是重中之重了,转而与调整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相结合,这就是第四季度下半年经济政策的主基调。而进入2010年后,我相信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会继续提升。

  在第四季度,具体来说,一方面,政府会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大方向不变;但是针对具体的结构性问题,政策会强调灵活性和针对性。可以说,未来的结构性政策微调程度正在加剧。

  虽然总的货币政策方向不会变,但是在具体操作中,目前信贷政策对房地产投机性需求确实在收紧。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明确表示,要严格限制贷款,落实风险防范。

  同时要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政策不动摇,不折不扣地落实与借款人“面谈”、“面签”制度,并将开发商、项目公司和母公司的授信统一起来,实施并表监管。

  这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看法。一方面,房地产是经济问题,政府希望房地产市场活跃,成交上升,开发投资加速;另一方面,房地产也是民生问题,房价上涨太快影响社会和谐,希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目前房价较高,国家除了对房地产开发投资贷款、加快供应支持外,严格收缩了房地产企业其他需求的贷款,同时严格打击投资性购房需求。这是一个明显的政策信号。

  不过,这一收紧也是结构性的,“有保有压”的,政府同时强调,要加大对国家重点工程、小企业、“三农”、保障性住房、重大科技专项、高门槛、不可替代型服务性行业以及节能减排等的信贷支持。

  另外,前三季度中央投资增速为18.9%,地方投资增速高达34.9%,地方投资主要以大的重化工项目为主,这些项目一上马,具有强大的惯性和冲动,所以在2010年,中央可能将对地方投资加以调控,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调控方向。

  《中国经营报》:国务院最新提出了“通胀预期”的管理,你如何理解?

  刘元春:管理通胀和通胀预期并不一样,目前CPI仍然处于负值,还没有转正,所以,政策的着力点在于管理通胀预期。未来的通胀程度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国际因素,大宗商品价格是不是会继续上涨,国际粮价会不会上涨;二是总需求,总需求快速回升会影响企业加大囤积原材料和产成品,加快复苏进程,反过来又会强化通胀预期;三是流动性,如果流动性继续泛滥,也会加快通胀的来临。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际油价已经突破80美元/桶,一旦越过这个敏感位置,全球生物质炼油将再次提速,这将挤占农业种植面积,从而推高国际粮价,然后推高国内粮食和食品价格。我认为,目前国际资本流向正在发生变异,国际油价突破100美元/桶的可能性很大。虽然目前CPI还是负值,但是明年我国的输入性通胀和成本性通胀压力都很大。

  政府将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管理通胀预期,一是加强农业生产,我国粮食和食品占CPI权重30%左右,这是最基础的措施;二是结构调整,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防止重复建设;三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什么叫合理充裕?相对于今年10万亿元的信贷来说,合理充裕的实质就是慢慢收紧,而不是继续放水。

  《中国经营报》:对于中长期经济政策的使用,你有什么建议?

  刘元春:第一,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速度不宜过猛,在坚持高速增长中调整结构的原则下,目前“速度”问题依然具有首要性和战略性。

  第二,全面解决社会转型滞后带来的各种问题,使中国经济在以“社会改革”为核心的第二次大改革中获得第二次生产力大解放,因此,应当加速社会保障体系、收入分配体制以及其他社会安全网的建设,并制定相应的社会改革长期规划,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改革。

  第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特别是初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当成为改革的核心要点;积极、稳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探索并推进农村土地,尤其是宅基地的资产化将扩大城市化的资本供给,进而扩大国内需求。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