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10月30日讯 在第11届中国连锁业会议召开之际,网易财经专访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他就当前零售业的一些前沿问题,比如超市进店费问题、外资内资超市之间的博弈等,都给予了精彩回答。
他告诉网易财经,进店费从产生到发展、消亡,必然有自己的自然规律。不过,为了确保市场能够更优化配置资源,所以在进店费问题上需要政策的引导、规范。
取消进店费需要政策支持
2009年8月,国美电器宣布今年下半年在50家门店中全面取消进店费,此举引起业界轩然大波。进店费一直是零售企业的重要收入之一。国美电器2009年中期报表显示,今年上半年,来自供应商的收入为10.77亿元,而同期的净利润为5.8亿元。
10月27日,美的冰洗类产品在北京国美和大中电器都无法正常销售。据了解,国美电器这次与 美的电器的冲突,传国美想提高销售返点引起的。国美要求进场的美的冰箱、洗衣机产品中提高1%的返点率,这似乎与国美取消进店费的发展战略背道而驰。
无论是家电零售企业还是消费零售企业,进店费一直是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不可回避的问题。
对此,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认为:“进店费是零供关系的一个核心的话题。我们协会对于进店费的研究一直也没有中断过。对于进店费,第一我们要认可它是市场经济合理的产物;第二这个进店费从产生到发展到消亡,必然有它自然的规律;第三为了确保市场能够更优化地配置资源,所以在进店费这个问题需要有政策的引导、规范,使这种通道费用能够正常地发挥它配置资源的作用,而不是产生一些不应该出现的恶性的竞争和腐败现象。”
内外资之争有利行业发展
在对江苏时代零售超市的竞购中,韩国乐天半路杀出,以6.35亿美元高价收购,击败了长期商谈此项目的物美商业。这在业内引起巨大震动。
其他外资巨头,如家乐福、沃尔玛等,从来没有放弃在华的扩张速度,并且逐渐将战略转移到二、三线和西部城市。
国内一些中小零售企业已经感知到外资零售的巨大压力,在江苏甚至组成“万家超市”团以期对抗外资超市。
对于外资超市的大举进攻,秘书长裴亮认为,超市是一个区域性很强的产业,区域优势的特点是非常突出的。这种情况下外资企业虽然很强势,但是在一定阶段之内本土企业的区域化优势应该还是存在的。从长远来看,消费市场会逐渐的体现趋同性,扁平化。
他还认为,产品分销模式将来也会高度地集约化。现在的发达国家是一体化的市场,产品从生产出来到最终的终端,中间的环节很少,所以当市场发育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零售业规模化优势就会更加地凸显,在这种情况下规模的话语权就增大。中国市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它的发展方向肯定是流通大市场这样一个格局。
连锁年会扩大行业交流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每年都会召开一个行业内的年会,今年的“第11届中国连锁业会议”于11月5日—8日在南京召开。
裴亮秘书长告诉网易财经,今年的南京会议是我们零售行业的年度盛会。每年的连锁业会议在国内的主要零售商高层,几乎都在云集在这个平台上来交流,所以我们讲是零售业的年度盛会。
他说,今年连锁业会议有几个特点值得关注。最值得大家关注的,就是今年连锁业会议上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采购模式的变革。这个问题背后所包含的很多的因素就是目前中国零售业的竞争、零供关系的变化,消费者的变化到今天包括经济危机的影响,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来讲下一步如何去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哪个点来突破,大家还是聚焦在采购模式上。
他认为,有一定规模的零售企业在零供关系这个问题上会马上产生共鸣,因为企业都在做。“原来零售商和供应商谈通道费,扣点是多少,进场费,促销费等,把商品组合的最核心的这个权力让步给了供应商,供应商想卖什么产品,供应商想搞什么促销,供应商想搞什么价格战,话语权都在供应商上,那么他最终的结果就是店铺的经营非常的同质化。消费者到很多店铺大家感受是差不多的。同质化导致的结果就是零售业之间的竞争它只能拼价格。”他解释。
他说,希望这个问题会在这次会议上碰出许多“好点子”,得到逐渐改善。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