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结构调整迫在眉睫,要么调整,要么出局,不仅要调产业结构,还要调要素结构,形成以技术、人才为主要要素,以创新驱动为动力的增长方式。”黄菱说。
本届广交会释放的“十二五”变化信号之一,是未来中国“出口基地”建设步伐将明显加快。在本届广交会上,来自山东菏泽的“中国木草柳出口基地”正式挂牌亮相,十多家企业联合使用统一的企业和产品标识,抱团出击国际市场正在成为现实。
此外,企业和有关部门普遍主张进一步加大“走出去”步伐。宁波市外经贸局局长俞丹桦说,政府应加大对我国企业建立境外直销“窗口”的扶持力度,让更多的外贸企业变“对外报价”为“对内报价”。
一些企业还认为,“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中国外贸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建议政府应抓紧研究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口产品目录,修改完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出台扶持政策,切实推动战略新兴产业抢占国际市场制高点。
推动中国外贸队伍从“千军万马”转向“精兵强将”
来自权威渠道的消息显示,中国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有望达到或突破2.6万亿美元,顺差保持在1800亿美元左右,不仅扭转了去年的下降态势,而且总体呈现积极向好趋势。而按照商务部有关研究机构的预测,未来10年中国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内的总贸易额将达到5.3万亿美元,比现有的外贸规模翻上一番。
“根据这一预测可以分析测算, 十二五 末期中国外贸总额将超过3.5万亿美元,届时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将得到保持和加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经济系教授黄静波说。
一些外贸界人士认为,在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中国的外贸队伍也将因国际市场格局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发生根本性变化。
俞丹桦说,在他看来,中国外贸未来五年中的发展方向将由现在的“千军万马”型向“精兵强将”型转变,产品单一、缺乏议价能力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将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贸易市场竞争格局加剧的客观现实。
此外,有预测认为,未来中国外贸企业的产品链和产业链将进一步“拉长”,接近当前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制造业企业从自身需求出发,以多种方式进军物流、零售、形象推广将成为潮流。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攀 陈先锋)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