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11月1日电(记者王晓明、石庆伟、范迎春)“‘十一五’前四年,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年均为13.4%,连续四年超过东部沿海,在全国四大区域板块中名列第一!”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巡视员王树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东北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以来,东北经济步入持续快速发展轨道,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改革开放之前的1978年,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只有辽宁省的80%;而到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之前的2002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经济总量仅有广东省的85%。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大批国有企业不适应市场竞争陷入困境,大量职工下岗失业,经济发展缓慢,出现了“东北现象”。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7年来,东北三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出现可喜的重大变化。”王树年说,去年东北三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557亿元,是2003年的2.4倍。考虑到政策实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需要一个过程的因素,以进入“十一五”后的数据更能说明振兴政策的效应问题。“‘十一五’前四年,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年均为13.4%,分别高出东部、中部和西部0.86、0.63和0.03个百分点,居四大区域板块发展之首,这是东北振兴取得成效的一个最直接有力的证明。”王树年说。
据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的统计,2009年,东北三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733亿元,是2003年的5.6倍,6年间年均增长33.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实际利用外资214.3亿美元,占全国比重从2003年的5.9%提高到13.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19.7亿元,是2003年的3.2倍,年均增长21.4%。
辽宁大学教授林木西、吉林财经大学校长宋冬林等区域经济专家认为,在振兴战略推动下,东北以国有企业改革为突破口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获得重大进展,经济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初步走上了内生驱动、良性循环的轨道。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