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提防“总部经济”变成“总部不经济”
来源:半月谈网 更新时间:2010/10/27 11:12:27   
>> 相关新闻链接
·中行河北百套房假按揭 开发商付学生千元买资料 ·稳定物价,政府该出手时须出手
·房产税是一次政治大考 ·中国人寿等14险企中介业务违规受罚
·险企竞相投资养老产业 ·四部门联发利好力推创投业
·国有创投参股中小企业豁免转持 ·家电业苦陷“恶性竞争”
·“脑黄金”DHA添加量拟“封顶” ·苹果iPad商标被指侵权 iPad中国商标叫价100亿元
  对此,赵弘表达出几分担忧:总部经济分为不同层级,既有面向世界、面向全国的总部,亦有区域性的总部。总部经济在二三线城市发展,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总部经济对人才、现代服务、基础设施等要求较高,不可能所有城市都适合发展。

  热捧中的三大误区

  有迹象显示,在加快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的压力下,总部经济的动人概念正被更多的城市看中,将其作为推动转型的便捷路径。而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学者认为,一些地方越来越热的总部经济布局中,存在着三个明显的认识误区,急需纠偏。

  误区之一——“总部经济”与“总部地产”混为一谈。一些城市借发展总部经济之名大力开发房地产,大搞“楼宇经济”。深圳罗湖区与福田区、重庆渝中地区、广佛经济圈、泛珠三角地区等不少地方的总部经济概念,都是在房地产开发中被叫响的。而南宁甫一提出发展总部经济,敏锐的炒房者们便嗅到了房地产涨价的气息。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教授顾海兵认为,现在一些地方所谓的“总部经济”不过是“中国特色的房地产素材”,通过炒作总部经济概念,抬高当地房价,房地产企业从中牟利。

  专家提醒,“总部经济”并不就是“总部地产”,仅仅建造一些总部大楼,不重视服务配套、产业配套和环境配套,没有长期商业环境的培养,总部经济要扎根只能是地方政府的一厢情愿。

  误区之二——引进企业质量与数量严重不对等,重概念轻实效,“总部经济”变成了“总部不经济”。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地方简化总部经济的概念和内涵,认为任何城市都可以发展,并且由于企业总部迁移,牵涉到地方的财政收入、政府官员业绩考核、社会就业等问题,引入企业总部的多少成了一些城市间攀比的新筹码。

广西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莫小莎认为,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冲动会使总部经济陷入“炒概念”的误区。在一些城市,为多吸引企业入驻,地方政府往往不惜血本,开出相当优惠的入驻条件,放松总部资质审核甚至缺乏标准,很多时候引进的是企业的分支机构或者是一些不具备带动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小企业。结果,企业享受了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却没有产生相应的外部效应,“总部经济”成了“总部不经济”。

  浙江宁波市海曙区在一份调研报告中就曾坦言,“总部企业不但规模较小,发展潜力发掘不够,对跨地区的总部企业吸引力也不强。目前,我区总部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宁波市内的区域性总部企业,具有辐射‘长三角’地区的总部企业户数很少”。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