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政府调控物价调与不调、几时调、如何调的争论一直存在,但是有些时候,我们除了期盼政府宏观调控之外似乎没有别的法子,难道寄希望流动性过剩的热钱能网开一面,放这些炒作对象一马?说到底,农产品价格上涨,受益的不是农民,受伤的是老百姓,得益的却是投机者。
继早期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之后,民众又遭遇方便面“瘦身”、“疯狂苹果”,如今“糖高宗”、“糖玄宗”蹿红,酒类频繁涨价,连食用油也正式宣布加入涨潮大军……在房价依然高烧不退的时候,由农产品涨价生发的食品价格飙升又虎口大开。在一片“涨”声中,不少人想赶在涨价之前囤积生活必需品,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囤族”,甚至还有人自称“海豚(囤)”,即海量囤储。
刚刚发布的9月CPI创下了23个月来新高。尽管央行34个月来首度加息,上周国家也连续抛储,平抑市场价格,但农产品价格依然如脱缰野马。而就在前晚,休克了近5个月的成品油价宣布上调,油价再创历史新高,也来为涨价潮助威。尽管官方一再否认物价上涨引发通胀的恐慌,但19日央行的突然加息,都被普遍认为剑指通胀。面对物价的飞速增长,无论遇到谁,和谁说,大家都会感同身受、强烈共鸣。在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我们会惊讶地发现生活中必备的每一样东西的价格都有可能在悄然间翻涨,握不住一丝的主动权。恐怕再没一件事能够如此牵动上至高层决策者,下至普通家庭主妇的心。应当说,普通民众的心态是积极向上的,从这些疯涨中的谑称里可见一斑,具有自娱自乐精神,也未必不是一种坦然。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