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房产税的传闻越来越多,一些接近决策圈人士一会儿称离房产税推出不超过一年,一会儿又称试点城市已经确定,社会也随之掀起一阵阵讨论。前几天财政部研究员贾康表示首套房不会征收房产税,昨天又出来澄清个人言论不代表财政部。不管怎样,房产税的推行似乎是确定的事情。
如果将房市的种种问题归结为市场化不彻底,倒不如反过来归结为各种非市场行为的掣肘,而这些非市场行为主要就是政治行为。在土地供给上,基本土地制度的弊端和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让我国房地产一开始就有一个较高的基本定价;频频出现的地方政府中的腐败力量与开发商之间珠胎暗结抬高造房成本,这部分成本最终还是转化为买房者承受的高房价;货币政策虽然保证了经济增长,但又让市场充斥投机资本,很大一部分涌到了房市;当中央宏观政策进行调控时,地方政府往往以各种手段将中央政令化解于无形。以上构成我国房地产价格高涨的主要因素几乎都根源于非市场因素的干扰。如果说,中国经济的奇迹本身就是在这种环境成长,那么这种环境就有历史阶段的合理性,房市同样处于中国经济大环境之下,短期内只要大环境不改变,房市目前的失控状态就只能靠政府去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房产税的推出更像是一场政治大考。
首先考的是政府通过此举调整收入分配的能力。房产税一定能降房价吗?在国外土地制度下,房产税对房地产降价往往效果非常明显,但在我国,一是因为土地成本本身就高,二是因为城镇化进程中刚性需求过多,在CPI如此之高的情况下,即便是现在流传的0.4%的征收幅度也不一定能降价。但是,房产税却一定能够调整收入分配,因为房产已经成为重要的财富杠杆,社会基本分为有多处房阶层、有一处房阶层和租房阶层,由于工作收入相对房价一般较低,房子这么大的资产往往演变成有房者可以拥有更多的房,无房者将一直无房。理论上,房产税可以调节各阶层之间的差距,但这仍然要仰赖于中央能否制定得合理,是否能够激励地方政府坚决执行。
其次,考的还是政府对自己能否严格要求。房产税即使有千种好,难免还是引人怀疑。既然是针对所有符合条件人的税收,就不仅只针对富豪阶级,同样也针对所有中产阶级,乃至社会底层。那些税收收上来都给了政府,看上去最得利的不还是政府吗?目前的地方政府已经很难维持土地财政,不仅是因为城市商品房土地存量已经很少,民众对暴力拆迁的谴责也越来越大,政府此时出台房产税难免不让人怀疑。现在最可怕的状况就是,政府征收了房产税,土地财政还在维持,房价仍然降不下来,而那部分税收又不知道被政府用到哪里去。地方政府不要自以为找到了新的财税来源,而且这个财税来源似乎有那么些合法性和民意支持就可以在对税收的使用上肆无忌惮。(朱迅垚)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