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长春:
公积金也沉淀了很多,公积金只能在当地在本市来用,有一些小城市或者中等城市有很多公积金,但是它没有用起来。我们提议能把公积金流动起来,实际上它也是一种投资,这个城市的公积金给北京用了,比如说呼和浩特市的给北京用了。那北京需求量大,这样流动的资金也可以解决问题。我觉得关于保障我觉得不一定都给他房子,就是你保障的方式有多种,比如可以从贷款的优惠上,让它去买普通商品房,低价位的商品房,可以从贷款上优惠,另外可以从税收的减免等方面去解决,不一定非要盖一个房子让他住进去,也可以通过金融的手段、税收的手段,支持他去买普通商品房,这样可能减轻政府的压力,这样他可能更快解决住房。
对于如何解决住房问题,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在发表主题演讲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金岩石:
其实要解决住房问题,我认为太简单不过了,两个中心两条线,一个公租中心,政府建立公租中心,以市场价格50%,半价向农民工到局长提供公租房,解决了70%以上人的住宅需求。我国的公租房建设,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公租房的成功建设经验。一个估值中心,跟我们在美国一样,职业化估值中心,估值中心必然确定一个均线,均价以下免税,均价以上到均价三倍开征1%以下新区开发税,二十年为限,我们现在还剩15年,可以有15年的住宅持有税。它的性质不是财产税,也不是物业税,而是新区开发税,15年结束,从均价三倍以上,1%到5%递增,这个方案叫做穷人下水、富人上山、假富人跳楼。用公租房引导租房消费,用房产持有税调节房地产价格,这就解决了80%以上人的住房需求。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解决住房问题应该重点关注社会的夹心层、以及中低收入家庭。
顾云昌:
中国社会当中现在其实我们的社会舆论,它的发烧的程度比我们房地产市场的发烧还严重,严重到哪里,严重是我们对我们的夹心层、对中低收入家庭关照得不够,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的出路在哪里。廉租房、经济型房、公共租赁房和限价房,特别是建设部强调今年要大力发展公共租赁房。下一步就是问责制落实的问题。但是第二个出路也应该找出来,就是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家庭资金的流向问题,他的财产性收入问题要帮他解决,要找到出路。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希望,一个是36条出来了,民间资本,鼓励引导它进入我们各个行业,中央出台,希望能够落实下来。
半小时观察
曾经看到有媒体打了个比方,在英国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在中国一个人有1千个关于房子的说法,房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了一个谁都绕不过去的话题,也成了一个谁都能说上几句的话题。房地产的天平上,我们已经被划分成了多元化的利益群体,还有更多连房奴也不敢当的等房族,多元化的猪蹄决定了房地产政策不可能稀里糊涂一勺烩,否则就可能最后变成按弹簧,该压的没有压住,政策一松反倒蹦的会更高。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