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安全门这个行业,我们的销售渠道是最完善最健全的,无人可及!”对于自己精心打造的销售渠道,徐步云霸气十足。
本刊记者 王文正
2010年4月的一天,步阳集团董事长徐步云从杭州赶往济南,去主持公司的山东省年度经销商大会。由于步阳的经销商遍及全国各地,人数众多,他不得不将经销商大会放在各省市分别召开,18场经销商大会足足开了一个多月时间。
徐献勇是郑州办事处的负责人,他从永康去郑州的途中,与永康一家大型门业制造商老总邂逅。这名老总拍了拍他的肩膀,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全国优秀经销商都集中在步阳集团,我们的门还怎么卖啊!”后来,当徐献勇把这个故事讲给徐步云听时,他笑了笑。因为徐步云已记不清有多少人跟他提过类似的故事了。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家都忙于“转身”与“转型”,而步阳继续以30%的速度增长。徐步云心里明白;“竞争优势来自于健全的市场网络和响当当的品牌。”确实,在步阳的营销链中,全国有3万多人在从事步阳事业,他们是推动企业“平步登云”的主力军,共同写下了“步阳安全门销量连续7年获得全国冠军”的辉煌业绩。
“渠道”就是生命线
1998年,徐步云进入安全门行业时,永康的安全门行业已是风生水起,而在整个行业中,辽宁营口的盼盼集团已经进入这个行业6年之久,并在行业内有了不小的知名度。“作为一个‘门外汉’,要从重重包围中‘攻城掠地’,必须有自己的杀手锏,才能赢出。”徐步云深谙此理。
“销售是龙头,从生产安全门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开始建立自己的终端销售网络,把营销渠道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应该说,这是步阳集团取得今天辉煌业绩的关键一步棋。”徐步云认为,尽管步阳集团是一个后起者,但后起有后起的好处——可以站在别人的肩上快速成长。与其他防盗门企业相比,步阳起点较高,不仅仅是产品档次高,还体现在销售渠道的建设上,网络布局早、范围广,不拘泥于一隅。
为什么后起的步阳能引领市场,迅速发飙?在徐步云看来,这也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是“天时”。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中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曾经占有庞大市场的供销社一下子退出了市场,这就为步阳集团建设营销网络留出了很大的空间。还有,发轫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住房制度改革,也为安全门行业的大发展带来了机遇。
其次是“地利”。这不仅在于浙江的民营经济发展早于全国,市场经济基础深厚,更在于永康作为“五金之都”,有着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企业上下游之间的合作非常紧密、灵活。“需要什么配件,打一个电话就能马上送到,遇到什么问题,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
再之是“人和”。国企改革后,许多国企管理、营销经验丰富的人员开始分流,这些人加盟徐步云的麾下“如鱼得水”,更加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同时也为企业充实了一般民企所不具备的优质资源。
现任步阳集团销售总经理的李月萍,就是1998年被徐步云从永康粮食局“挖”过来的。她来到步阳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一个最佳的销售渠道模式。但是,当时的永康安全门企业,还处于无序的竞争状态,步阳要领先同行,就得对先进的销售模式进行“麻雀解剖”,然后再超越。
“有些企业实行的是总代理制,这种模式是可以省掉企业的一些成本,但有很大的弊端。”徐步云分析:由于没有渠道的竞争,缺乏市场竞争的原动力;难以控制、管理,代理公司利润过于丰厚,企业自身成本难以降低。更为重要的是,总代理下往往照顾“人情”关系,“有关系”就能拿到货,“没关系”拿不到货,零售价格经常处于混乱状态;这从长远来看,对企业品牌是一种很大的伤害。
徐步云最终将国企的制度管理与民企的灵活性结合在一起,在步阳实行了以“办事处制”为主要模式的销售渠道模式:由集团总部派驻人员到各省市,成立销售分公司式的办事处;由办事处在辖区内精挑经销商,并就近管理;集团下指标给办事处,办事处考核经销商,层层责任分明。
市场是最权威的裁判。在这种模式下,身穿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品牌金衣”的步阳,迅速在全国“攻城掠地”,去年交出了销售138万樘的出色成绩单。经过多年建设,到目前为止,步阳已在全国建立了18个办事处,2000多名授权经销商和3000多个销售点。这些网点犹如步阳身子里延伸出去的血脉,紧密相连。除西藏之外,基本上每个县都有步阳的经销商;在江苏一些地区,销售网点已铺设到乡镇一级。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