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在“2010中国基金业金牛奖颁奖盛典”上表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王国刚还就相关问题回答了华安投资部总经理、华安安顺基金经理尚志民和银华基金A股投资总监、银华核心价值优选基金经理陆文俊的提问。
尚志民:基金业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是非常有信心的,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都在进行中,如何看待这一过程?
王国刚:一般意义上讨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范围是在工业经济内部,比如从1996年开始提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那时候讨论的是从粗放型经营转变成集约式经营。2002年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改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从原来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转向低耗能、环保型产业。但实际上中国经济的转变范围远大于此,它的准确概念应是工业经济推动为主转变为以城市经济和工业经济共同推动为主的经济方式转变。
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时间,通过解决城乡居民吃穿住用,从而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那么在以后30年,要通过解决城乡居民的住、行、学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过程就是城镇化的过程,它更为复杂、更为艰巨、时间更长。
陆文俊:住建部近期提出了今年保障房建设的目标量,要进行经济适用房和民租房大规模建设,这是否对商品房开工率有所影响?保障房建设能否真正落实?在未来2、3年是否还能持续不断地加大执行力度?
王国刚:中国13亿人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消费体,无论吃、穿、用还是住宅方面,都是多层次的。如果经济发展中只考虑某一层次的需求显然是不够的,住房也是如此。
因此采取多层次、多种方式解决广大居民对住宅的需求,这是长期的方式。至于说如何解决,还需各界共同探讨。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