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来说要切实改变他们就业、居住、就医等基本条件,并要解决好子女就学的问题,城镇化是大有可为又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各地方情况千差万别,具体的政策和运作方法也不可能全国都一个模式,这需要我们很好的总结,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第五个问题要加强通胀预期管理,警惕输入型的资产泡沫。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闻稿大家可以看看,没有提出明年的重要任务是防止通货膨胀,用了一句要加强通胀预期管理。什么意思?我的理解明年传统意义上的通货膨胀强烈反弹的可能性很小,不论从国际经济和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看,明年都不具备居民消费价格也就是CPI大幅上涨的基本条件。
明年世界经济的复苏很难有大的气色,全球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格局不会改变,从历史经验看每次经济危机和衰退之后通常是处在低通胀时期。目前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仍然比较突出,虽然投资规模很大,但不足以引起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今年投资规模这么大,我们钢材涨了多少?没涨多少,甚至有的还是降价,供给能力很强,跟短缺经济时代的情况完全不同了,不能用老的经验判断这个事情。
也不会由此带动CPI的上涨,今年我们的粮食又是大丰收的一年,畜牧业、渔业增产比较多,这些都为遏制通货膨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明年无论国际还是国内CPI都不可能上涨很多,防止通胀是完全必要的不能大意,但是把通胀说的那么可怕那么严重,这是夸大其词,可能会导致思想的混乱,大可不必。
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CPI上涨,而可能表现在资产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这块我想展开说两句,最近房地产价格涨得比较凶,社会上反映也比较强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首先要看到国内信贷投放上半年比较猛,一些大企业借到钱花不出去,再一个房地产的回报率很高像一个著名的服装厂拿着大部分资金炒房地产,做衣服千针万缝。很多国有企业把资金投到房地产,把地价炒起来,出现了所谓的“地王”。
另一方面在舆论上也有一些偏差,比如说某一个主管部门的部长前一阵说“中国的房价谁也管不了”,还有专家说今后中国的房价都会一路上涨,理由是土地资源在减少,人口在增长、需求在增长。12月1日《经济日报》刊登了我的采访,题目是“如何认识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这里讲了很多问题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这个问题,我认为“谁也管不了”这个话是不对的。
政府有很多手段可以调控房地产市场,比如说土地的供给、税收政策、贷款政策、市场管理、法律、维护市场秩序、保护购房者和开发商正当合法的权益等等都是政府应该做、能够做、可以做的事情,怎么能说谁也管不了呢?这种消极的话使大家心都凉了。
第二个讲到房地产市场价格一路上升十几年内都不会降这也不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某种商品的价格大大超过它的价值的时候就是泡沫,泡沫终究是要破灭的,泡沫吹得越大破灭的时候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损失就越惨重。在这方面当年的日本、这两年的美国以及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有过这样惨痛的教训,我们中国绝不能重犯这样的错误。不能有这样的舆论引导。
第三个因素我们还要睁开眼睛看看国际因素,这一年来各国央行大量发行货币,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全世界已经花了11.9万亿美元,这些钱集中一部分进入国际市场、进入世界去购买高风险的资产,美元成了最主要炒作的对象,它的逆差交易0-0.25的基准利率,到别的国家比它高,光利差就挣多少钱,特别是对中国,都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现在发展的很好,而且长远一点也很有潜力。
而且一边在制造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主要是盯住中国市场,国际油脂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三季度外汇储备增长中就有811亿美元跟外贸出口、跟FDI毫无关系,不能完全说清楚的美元有811亿,乘上汇率、乘上基础货币在流通中的效益,相当给我们增长了2万多亿。这些钱进来干什么?是来抢购我们的商品吗?不是!我们欢迎他们,我们拼命出台政策鼓励出口还怕它抢购吗,它是要来买高风险、高回报的资产,包括股票和房地产市场。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