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回首,2009年初制定的大多数经济指标的实现已几成定局,中国经济又迎来新的起点。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我国经济明显回升的大背景下,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水温”如何?行业发展焦点走势如何?“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家是最敏感的群体,对经济环境十分敏感,他们对2010年中国经济走势、行业热点的判断,也许对我们有莫大的裨益。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一些行业的领袖人物,他们畅谈了自己对“水温”的感受和判断。
总体判断:明年中国经济发展向好但不能盲目乐观
经济参考报:2009年无论对中国还是世界都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年份,虽然目前全球经济已然趋稳,但也有人提醒不排除未来再次下滑的可能性,形成“双底”复苏。在这种情况下,您如何看待2010年中国的经济形势?
储成国:我国推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后,成效显著,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经济增长逐季递增。其中,有三个确定因素会对明年的经济形势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中国经济的增长比预期的要好得多,尤其是部分内陆省份步入发展快车道,比如前三季度安徽省经济同比增长12.9%,并且呈逐季加快之势,一季度11.6%,二季度12.1%,三季度增长13.7%;其次,中国的经济明年不管是从增长来讲还是效益来讲,都会比今年好很多。在4万亿经济带动下,明年的民间投资会跟进。出口增加,内需消费增加,明年中国的经济会再上一个台阶;再次,整个资本市场牛市运行的状态还会持续。
张红星:从宏观经济看,虽然经济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国际经济运行环境不容乐观,但我国经济总体上趋好形势已渐明朗,最新公布的11月宏观经济数据继续“集体”向好,连续下滑数月的C PI和进口指标均重返正增长,工业增加值亦创两年多来新高,今年“保八”几无悬念。在国家宏观政策整体稳定以及非国有经济投资跟进的基础上,相信明年中国经济发展会再上一个台阶。
杜永茂:对于明年中国的经济形势,我持总体乐观的态度。不过,这是一次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按照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这次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还会出现反复。但是,中国的经济不会二次探底,按照最新的经济报道:中国原本安排的两年中央投资1 .18万亿的计划尚有大部分余钱没有下发,只要中国政府对美国明年下半年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有清醒的认识,将剩下的投资项目更集中安排于明年下半年,便完全有能力避免我国经济同步探底。
周西柱:这次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次遭遇全球性经济危机,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较好地解决了很多前所未见的困难,积极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因此,无论明年经济会否触底,何时触底,相信我们对形势的掌控能力都会强大很多。
不过,在经济总体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中,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仍不少,我们还不能过于乐观,比如说出口不振的局面依然没有大的好转,经济刺激政策引发的通胀预期已经开始引起了广泛的担忧,结构调整的压力增大,资源环境约束也越来越强,中小企业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很多的困难,自主科技创新仍显得不足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经济界和企业界必须面临、必须解决的课题。
宏观诊断:通胀或成为明年经济发展最大不确定性
经济参考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表示2010年将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可以说,这次会议给2010年中国的经济定下了一个良好稳定的基调,但也有人认为相对2009年,2010年或许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年份。请问,您眼中的2010年,中国经济还面临着哪些不确定性?
周西柱:主要有两点,首先是通胀,它将成为经济复苏和企业利润的最大变数。从目前的情况看,今年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实质也就是购买力的数量已经增长了30%左右,但是商品的供应数量,G D P的增长现在还在8%左右,因此总需求是大大地超过了总供给。一旦这种情况在明年加剧,必将进一步制约居民消费,同时它将推动工业企业成本上升,进而对经济和企业盈利的复苏带来较大的冲击。
第二,消费如何启动。这两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都由投资拉动,人们的消费愿意一直很难真正提高。老百姓没有底气消费是有原因的,比如房价过高,现在房价就像脱缰的野马,把很多家庭几代人的钱都给用光了,大家怎么去消费;还有孩子的教育,现在所谓的教育产业化,搞得很多家庭花费大量金钱供孩子读书,但效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还有医疗,因病致贫的家庭也越来越多……当然,这些问题现在国家都已经认识到了,也正在逐渐想对策去改变这种现状,但毕竟从改变到成功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时间拖得太久,由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无法顺利转化为下一时期的消费,我国经济可能出现进一步的波动。尤其是当经济大幅下滑趋势得到抑制并转入企稳回升通道后,投资过快增长的负面作用将会更多显露出来,进而加剧本已存在的周期性、结构性产能过剩。
杜永茂:通货膨胀可能是明年经济发展的一大考验。2009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增贷款达8.67万亿元,比2007年和2008全年新增贷款(分别是3 .63万亿元、4 .91万亿元)之和还要多。这是人们对通胀预期的最直观判断依据。目前,由于老百姓对通胀的预期,资产尤其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厉害,超出了一般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并且带动物价整体上升,明年尤其是下半年如果经济面出现通胀的苗头,国家有可能在宏观政策上面进行调整,这对具体的企业而言,存在着一定不确定性。
储成国:投资过快增长、通货膨胀可能爆发是明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隐忧;再加上近半年来全球初级产品价格高位震荡,股市、黄金、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强劲回升势头,全球通胀或有所回升,更为明年中国经济发展增添了变数。虽然现在看情况并不明显,但从货币投入到物价上涨的传导过程大概一年左右,因此目前必须警惕通货膨胀的发生。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