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与平民合作
除与东盛合资外,郑鸿最早是与复星合作,搞医药商业。回看当初郑鸿的谋划,可以想见,郑鸿相信,国药控股模式可以实现她内心的愿景。
1998年,复星投资旗下的复星医药上市,募集资金3.5亿元。此后4年间,复星团队几乎每2个月左右就会收购一家医药企业。
2001年时,医药分销领域的整合机会同样存在。全国有1300多家分销商,但是前三家所占的市场份额为23%。而在美国,大约有70家左右的分销企业,前三名的市场份额占到96%。
“行业本身需要整合,来提升整个行业的运营。此外,我们的上游的制药企业,包括下游的医院,都希望分销的网络更加高效。”复星医药总裁陈启宇说,“这些内容和市场理念和国企老总一沟通,马上产生共鸣,没那么复杂。”
事实是,傍央企,复星、东盛底气不十足。国药集团拥有全国五大一级的药品批发站,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它是绝对的权威。全国性的企业,全国性的品牌,还有大量的医院资源。它里面蕴藏着中国最优秀的医药商业企业经营的人才。它只是缺少资金。而复星一直是以投资模式进行发展扩张。乍一看取长补短,双方有合作基础。
郑鸿考察了郭广昌和复星近1年左右的时间。郭广昌是在合规经营,郑相信自己的判断。
“前提是坦诚。先让国药集团认可复星和团队,再认可合作的事。不然一件事情就变成两件事情,一个是认不认可复星,一个是认不认可这件事情。他不认可你这个企业和不认可你这个团队时候,他对所有的问题都打问号。”陈启宇说。
一位国药集团高管称,当时国药注意到复星扩张,也怀疑他们的资金问题。“我们提出的条件是,以现金注资,必须真金白银,一点儿不能含糊。”他承认,这是变相的一种试探。
郭广昌团队一口答应下来。
2003年1月,国药集团商业板块国药控股在上海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28亿人民币。初时的股权设计为国药集团为第一大股东,以净资产出资,持有51%的股权。复星投资以现金5.037亿人民币出资(2004年2月,复星投资将所持有的49%的股权转让给复星大药房和复星医药。转让后,国药集团、复星大药房和复星医药分别持有国药控股51%、40%和9%的股权)。在合作签约仪式上,郭广昌说:“这是平民与贵族的合作。”
“广昌在说反话。当然我也不是说他们是贵族。我明白他的意思,一个民营企业,一个央企,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合作起来要突破的东西很多。但是他们的眼光是贵族的眼光。”上述国药集团高管说,“当时国药集团只剩下残缺的网络,国有企业很困惑。但是,他看到了50年历史沉淀下来的东西,做成全国第一的可能。”
东盛科技董事长郭家学同样与郭广昌眼中的“贵族”有合作,若干年后为什么同生不同命呢?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