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HR成为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及自身成长
来源:《管理@人》 更新时间:2009/12/10 15:36:50   
>> 相关新闻链接
·乳企重返营销时代 ·夏立:销售狂和补短板
·顾宏地:中国大交易时代的机会把握 ·冯兴亚:消费者的成熟度比我们想象高得多
·郭朝晖:可能打破国际互联网巨头的履败宿命 ·经济结构调整存在认识误区
·“疯狂大蒜”之后,谁是下一个游资炒作目标? ·钢铁准入办法征求意见 中小钢厂面临“生死劫”
·钢铁业准入条件:年产不够百万吨钢企“关门” ·碧桂园受拖质量门 杨惠妍资产一天缩水14亿港元

  姜宏:企业人力资源如何成为企业的伙伴,我结合自己在青岛啤酒的体会,我认为HR首先要把握三个度:

  第一个是高度,就是要熟悉和理解公司的战略,把握关键点。比如青岛啤酒公司的战略是为消费者创造快乐,就是用我们的激情酿造出消费者喜好的啤酒,为生活创造快乐。要实现这一战略,激情来自哪里?是来自员工。由此决定青岛啤酒HR的使命,就是为员工创造快乐,有了快乐,员工才能有激情。而为了和公司的战略相匹配,当然要成立人才培养、选拔中心。

  第二是广度。总体战略确立以后,职能、运营层面要和总体战略匹配,相应地要做好各个模块的专业战略。人力资源要扮演机制中心的角色,要制定一个覆盖面非常广的机制,比如选人用人、绩效考核、激励约束等等机制,而且,人力资源部要由权利部门转向服务部门。

  第三是深度。比如作为绩效管理的中心,如何把公司的战略目标纳入到年度、月度、季度绩效考核中,关系到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实。

  最后陈博士谈到人力资源的专业素质,如何评价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能力的提高,比如必须三年内通过资格认证,必须达到何种水平,所以,人力资源部门并非裁判而是教练员,不是说下面管了70个单位,就可以指手划脚,而是要给专业部门提供工具和方法。

  以上是我结合青岛啤酒的实践,以及自己对几位专家、学者观点的理解,和大家做一个分享。剩下有限的时间,让我们选择回答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相对集团公司各个部门,我们的HR部门比较弱势,这种情况下,HR如何影响老板改变现状?第二个问题,现在大多数民办高校都处于成长期,作为民办高校的HR,如何成为组织发展的左膀右臂?

  陈健洲:我是昨天从成都过来的,正好也去了一所民办高校,是一个企业家投资的,在校学生1000名,也处在成长期。作为民办高校的HR,结合刚刚各位谈到的观点,首先要知道老板最关心什么。

  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负责人首要关心的问题,据我的了解应该是生源问题,正好我了解到,今年的招生情况很糟糕,平均下来,民办高校正式录取的报到率低于50%,最差的一个学校录取了800人,却只来了8个人。因此,民办高校的HR要想成为左膀右臂,HR就要关注加强招生力量、品牌选择、提高教育质量等等。

  第二个头痛的问题是师资。现在的民办高校非常多,老师是学校的核心队伍,师资直接关系高校教育的质量的问题,这里面也要涉及很多细节。

  第三个就是品牌。要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口碑,得到相关教育部门、学生及其家长、用人单位等各方面的广泛认同,这样才能真正赢得竞争力。

  所以,HR需要在这三个方面做一些策划,帮助老板做一些工作,成为左膀右臂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张国维:第一个问题,很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最近我读到一篇采访丰田公司全球新任CEO的文章。有记者问他,为什么通用汽车这样大的公司都濒临倒闭,而你们公司还做得这么好?他说我们300亿的销售,是3个100加起来(它们包括美国、亚洲、欧洲这三个地域的公司,都是独立核算),而不像有的公司,300亿就是一个300亿(鸡蛋在一个篮子内),所以丰田更有竞争力。

  而从HR的角度来讲,我认为他谈的是公司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即通常讲的“分散”或“集权”管理。其实无论“分散”或“集权”的组织结构或运营模式都无绝对的优劣之分。问题在于,HR应该从理解公司战略和组织结构的角度出发,认清所在公司的运营模式,然后考虑如何去适应、适配、提供HR解决方案去落实它。假如某公司的战略是“分散”独立运作,HR便不要指望用“集权”方式和心态去管理或提供支持。否则成了螳臂当车,自讨没趣。

  陈为:这就是反映了HR的一个心态,觉得HR部门从管理角色向服务角色转变,潜台词就是人力资源权利弱化。实际上关键之处在于,HR是不是能够完全符合公司大的目标?人力资源要有价值,是在能够提供其他部门需要的工具、知识、专业技能,这样的定位、作用将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现在的企业当中,从管的角度来运行一个机制是越来越困难的。

  姜宏:这个问题,很重要的还在于人力资源的能力,包括你制定的制度和机制,是不是得到认可。还有企业文化的问题,如果员工与企业貌合神离,对于一个变革中的企业,你的措施如何推行?

  张志学:建议你们公司在老板有一个大的想法之后,最好是发动员工讨论,这个讨论不一定是全体员工,可以将各个业务部门的骨干调集起来开会,提前有针对性地设立一些问题。讨论的好处,第一是帮助老板了解员工的想法,第二是可以统一意见,有了大家的参与再形成的方案,实施起来会非常容易。

  我几年以前在做青岛网通的案例时该公司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青岛网通1999年转轨的过程当中,通过党群办发动员工讨论公司的价值观,集思广益得来的方案有很多种,公司让员工决定,所形成的价值观被员工高度认同。所以,要减少变革中的阻力,就要提前将阻力释放,不要怕别人提意见。提出的意见本身就是一个策略、措施,可以帮助改进方案。而且,这个过程也形成一中新的企业文化,它鼓励企业形成参与式、分享式的文化氛围。

  姜宏:青岛啤酒这么一个百年企业,在106年的今天还生机勃勃,和它近几十年来的变革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从2001-2009年,我们连续4次变革,这其中的经验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需要高管层坚定不移的支持;第二,方案充分可操性。方案的利弊、风险必须分析透,所以要有各个层面的研讨会,采取无记名方式,通过网络等充分搜集从基层到高层的意见;第三,配合做好充分宣传,决策的过程和结果一定要公开、公正、公平,尤其是方案确定以后要公示,一旦大家接受就绝对不能半途而废;第四,要坚持。方案实施过程中,肯定有既得利益者会受到影响,但是方案本身已经充分考虑到规避风险的问题,所以应该坚定不移地执行。

  最后,因为时间关系,有很多的问题无法现场交流,会后时间大家再继续吧。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