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径 创新驱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指导意见》提出】 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到2013年,大中型企业科技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5%以上,其中有技术研发机构的重点骨干企业达到3%以上;全省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提取的科技支出经费,在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中视同实现利润。
解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王昌说,只有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把推动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向高端优质转变作为切入点,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才能为建设以实力、活力、竞争力为主要标志的沿海强省筑牢基石。
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先进省市都把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江苏用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省级财政预算引导资金已达2.45亿元,同时要求各市财政对重点扶持项目1∶1配套。浙江针对众多的中小企业,加大力度建设了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为中小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升级换代提供了有力支撑。山东积极支持省内骨干企业联合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学会)等共同建设技术创新合作平台。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支撑 项目建设 产业聚集
不予审批,不提供土地、资金、电力等要素供应。
解读:“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培育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产业聚集区和开发区。”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绍廉说,保增长、调结构与土地的管理使用密切相关。今年,全省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需要建设用地15.6万亩。我们将首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大力支持32个省级产业聚集区加快发展,强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软件产业、卫星导航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一批有引领作用的特色产业集群。
■国有企业要争当“领头羊”
【《指导意见》提出】 到2015年,全力打造几个在国内外有影响力、技术装备水平高、市场竞争前景好、销售收入上千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基地。
解读:我省有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少,在全国排前5位的行业我省只有4个,全国工业500强企业我省只有16家,远落后于江苏、广东、浙江、山东等省。“培育产业集群需有龙头带动,国有企业要争当领头羊,在构建河北现代产业体系中有较大的作为。”省国资委主任周杰说,国有企业要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着力点,突出抓好战略规划、项目建设、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自主创新、资本运作、节能减排和人力资源等关键环节,坚持发展质量、效益、结构和速度相统一,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力争通过3-5年左右的时间,初步构建起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河北国资特色的产业布局科学、资源配置优化、发展质量高、经济效益好、核心竞争力强、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抓手 节能减排,一以贯之,毫不松懈
■为先进产能腾出足够空间
【《指导意见》要求】 加快结构调整,把发展低耗能、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解读:“对于各级政府来讲,主要职能是提供有效的条件、支撑和保障。在工作导向上,要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即使目前仍有盈利的落后产能,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关停并转。”王昌说,必须以更大的气魄、更大的力度把那些耗能高、污染大、效益低的落后产能坚决淘汰掉,这样才能给先进的产能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否则,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为继。
近日,按照省政府部署,我省组织开展了淘汰落后钢铁产能集中行动第一战役,集中拆除了秦皇岛、唐山、保定、邢台、邯郸等5个设区市高炉20座、转炉3座。据王昌介绍,结合河北实际,省工信厅等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务院批转10部委《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完善产业政策,加快技术标准修订,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切实把淘汰落后等工作做好,给先进的产能腾出环境容量、市场容量。
■巩固“双三十”节能减排成果
【《指导意见》提出】 狠抓重点领域,切实巩固“双三十”单位节能减排成果,继续盯住重点区域和耗能、排放大户,加强工作调度,解决突出问题,明确阶段目标,拒绝任何理由,确保限期完成。
解读:“必须严格落实目标责任。”省环保厅厅长姬振海介绍,为加大检查考核和奖惩力度,形成长效机制,近日,我省印发《“双三十”2009年度减排承诺目标考核实施细则》。根据《实施细则》,“双三十”县(市、区)考核内容分为总量减排目标、环境质量目标、其他环保目标三个方面,具体指标为11项;“双三十”重点企业考核内容分为总量减排目标、排污达标目标、其他环保目标3个方面,具体指标为10项。其中,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总量削减目标,有一项目标未完成即确定为考核未完成档次,实行一票否决,年度考核为优秀的,获荣誉称号并进行专项奖励。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