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金碚:全球竞争格局下中国产业发展路径
来源:河北日报 更新时间:2009/12/9 10:33:06   
>> 相关新闻链接
·河北省建现代港口煤炭物流工程研究中心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
·黄金投资避免“三误区” ·10家企业获无公害畜产品认证
·石市西南商圈掀起岁末购物潮 ·“清热解毒”功效中药价格普涨
·石家庄个别企业负责人环保意识差 ·明年继续下调退休人员免费体检年龄段
·增强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传递民生导向 ·农民工维权有五种途径

    当前,全球经济的相互依赖性明显增强,竞争者之间的合作性竞争和对抗性竞争方式将呈现新趋势;同时,多元化利益格局下多方参与过程中形成的全球化竞争关系,将成为全球竞争格局的主流。各国都在竭力寻找新的产业核心技术路线,创新突破方向和新的产业增长空间,希望形成带动经济强劲增长的新的产业增长引擎。在这样一个全球竞争的新格局下,中国产业发展的路径应该怎样选择,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问题来认识。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并不仅仅具有一般的“经济周期”性质,也不仅仅是金融体系缺陷所致,而是具有更深刻的实体经济特别是产业经济方面的内在原因。关于导致金融危机的金融体制机制缺陷,已有了很多的研究文献。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在实体经济特别是产业经济上存在什么机制缺陷,从而导致了这场深刻的危机。

    经济增长的根本机制是企业创新,而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产业创新机制出现了明显的障碍。由于创新的高度外溢性,使得产业特别是实体产业的创新动力不足,商业性资金的投资风险过大,而公共资金投入又严重不足。美国学者斯蒂芬·李柏等在《即将来临的能源崩溃》一书中尖锐地指出:2007年,美国政府投入能源研究的资金仅为45亿美元。事实上,某些人只要他们愿意,尽可以每年投资45亿美元,连续10年,他们仍然还会是全球巨富。区区45亿美元显示出,尽管近几年全球热议发展可替代能源,人们依旧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有多么严重。其实,问题本质不是“没有意识到”,而是缺乏一个发展新能源的有效创新机制,因而缺乏向这一方向投资的创新动力。直到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美国政府才将节能和发展新能源的问题提上重要日程,并将其作为改变世界的重要内容。但如何真正形成有效的创新机制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产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创新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的同时,高技术产业尽管具有技术优越性,但因缺乏有效的新商业模式支撑,导致投资人的长期投资信心不足而倾向于风险性短线投资行为。相反,金融服务业具有强烈的自我增殖能力,当实体经济因创新机制缺陷而投资信心缺乏支撑的情况下,金融产业投资却迅速扩张导致虚拟经济膨胀,系统性风险剧增。当大量进入房地产业的金融投资突然发现其实体经济基础不稳而恐慌性撤出时,“流动性过剩”似乎在转眼间变为“流动性不足”,金融危机终于爆发。可见,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是,实体经济和金融虚拟经济出现创新不足与创新失度并存现象:创新外溢和创新风险导致产业创新动力不足;同时,创新者可以转嫁失败风险又导致一些领域创新失度。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一剂清醒剂,使各国深刻反思自己过去的战略思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各国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未来的世界经济或者自己国家的经济将向哪里去?

1、关于金融业

    由于危机从金融领域开始,首先必须检讨的当然是金融体制上存在的问题。实际上,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金融体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投资银行基本上已经脱胎换骨。由于政府对一些金融机构的注资,必然使这些金融机构的机制和经营方式发生重要变化。更进一步的反思将是对国际金融体系,特别是对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检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国际金融体制的重大改革。

    金融体制的改革将深刻影响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的关系。金融危机表明,脱离实体经济基础的金融业自我扩张和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的“金融创新”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甚至产生极大的破坏性。金融产品中的不良资产,归根到底是因为作为其基础的实体经济缺乏投资价值。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金融信心丧失的根源是对实体经济的投资信心不足,而要从根本上摆脱危机,最终取决于对实体经济的投资信心。而当前,恢复实体经济投资信心的关键是确定产业新的核心技术路线和创新突破的方向,从而明确产业发展新的投资方向和增长空间。

2、关于制造业

    制造业水平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再次认识到制造业的重要作用,对涉及制造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些人提出了“再工业化”和重振美国制造业的主张。特别值得关注的动向是:

    第一,重视对制造业的研究,强调对制造业的关注。美国学者坦言:无论今后科学技术怎样进步,发展先进制造业将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制造业也将永远是人类社会的首席产业。第二,更现实地认识和处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富有活力和具有前途的经济必然是服务经济和制造经济的结合,原因在于服务业几乎总是使用制造业产品并服务于制造业,依赖制造业而存在。第三,把提高制造业竞争力作为减少贸易赤字的重要措施。第四,保持主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第五,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作为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方向。第六,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制造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关于新产业

    除了对制造业的战略反思,希望在电子信息和网络经济方面有新的实质性突破,也是欧美发达国家的重要战略动向。

    此外,在各国经济战略调整中,资源战略是一个重大抉择。解决传统能源(化石能源)短缺和枯竭问题的方法当然是发展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但是,发展新能源也面临许多困难的问题,例如,开发新能源本身需要消耗传统能源、发展风能需要大量使用钢铁、太阳能成本高昂等。因此,能源战略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替代问题,它所面临的困难是非常巨大的。这次金融危机虽然使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得到更大的重视,并被许多国家作为发展新产业的一个重要方向,但要真正使节能技术和新能源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必须有国家战略和国际共识的支持。



责任编辑:cprpw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