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明年我国金融调控局面将更为复杂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9/12/5 11:21:56   
>> 相关新闻链接
·专家称“中国模式”无法学不能学 ·以金融创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河北怀来县文化之“花”催开经济“硕果” ·邯矿集团"精煤战略"结硕果:全年精煤增产百万吨
·跟时间赛跑的人 ·FMG大老板安德鲁的梦想
·茅理翔:企业交接班比金融危机更严重 ·柳传志:做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
·王汉华:本地化是一个假命题 ·政府和国企应成为降低储蓄率的“排头兵”

    三,信贷猛增带来一定金融风险

    2009年的信贷猛增带来了一定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一是部分信贷流入股市、房市,带来资产价格泡沫膨胀风险。2009年前三季度新增贷款与GDP的比例高达0.4,而往年这一比例一直稳定在0.1-0.2之间。这说明目前的实体经济增长并没有吸纳如此多的信贷资金,有部分信贷资金流入了资产市场。2009年以来,房市和股市“量价齐升”的表现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信贷扩张过猛,带来不良资产风险。在2009年的信贷投放中,商业银行竞相争抢信贷资源,存在一定的非理性和过度竞争。2009年一季度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比重为50.5%,比上年第四季度提高12.7个百分点,成为信贷投放的“领头羊”,但二季度以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全部新增贷款份额下降到不足40%,中小银行贷款增长超过国有银行,成为信贷投放主力。各家商业银行在贷款竞赛中你追我赶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盲从和非理性,而且商业银行的羊群效应在一些领域已引起过度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下,商业银行能否进行审慎的风险评估令人担心。

    三是信贷投放存在中长期化、集中化、大项目化的倾向,信贷集中度过高,银行信贷行为高度趋同,信贷风险在加大。在2009年的信贷扩张中,绝大部分银行贷款投放到了由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即所谓的“铁公基”项目中。而且很多贷款是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放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财务状况不透明,银行难以评估其信用等级,许多项目缺乏充分的风险评估,其中蕴含的风险较高。此外,贷款中长期化趋势将加剧期限错配风险。

    四,国际金融形势存在变数,可能影响我国金融运行

    进入后危机时代,2010年国际金融形势存在三大变数:一是美联储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超宽松货币政策是否退出?全球是否会步入加息周期?二是美元是继续走贬还是会由弱转强?三是国际资本流动是否会发生变化?这三大变数中,以美联储为首的货币政策转向将是最为关键的。

    1,如果美联储选择加息可能引发美元走强和国际资本回流美国。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曾一度走强,综合反映美元走势的美元指数最高接近90。但2009年3月份以来美元再次走贬,10月底,美元指数已回到75附近。

    总结各方面提出的导致美元走贬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全球范围的刺激政策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也导致通胀预期加剧,使国际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美元“避险功能”弱化。二是美联储3月份启动零利率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出空前规模的廉价美元,美元套利交易兴起。三是美元适度走贬对美国有利,美国政府存在放任美元走贬的动机。美元贬值不仅有助于刺激美国出口,减少进口,改善美国的经常账户失衡,美元贬值造成的“估值效应”还能够降低以美元计价的美国对外真实债务。四是各国加快外汇储备多元化步伐,美元国际地位被削弱。

    在以上原因中,就时机和影响力看,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出台对美元汇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如同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推动美元贬值一样,美联储从这一超常规政策中退出,也会导致美元汇率阶段性走强。而美联储加息和美元走强,又将吸引国际资本回流美国。

    2,2010年三季度前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较小。鉴于全球超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通胀预期和通胀压力,随着实体经济好讯频传,金融市场稳定活跃,部分国家的政府和央行已开始研究包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内的危机应对措施的退出策略。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于7月21日公开表示,美联储已经考虑退出策略相关问题。10月6日澳大利亚央行意外宣布将基准利率从3%提高到3.25%,成为G20成员中,率先收紧货币政策的国家。澳大利亚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小,央行加息是出于对潜在通胀的担心,其行为不具有普遍意义,难以引发全球加息潮。

    澳大利亚央行的加息行为只是个案,真正能够引领全球加息潮,引领各国超宽松货币政策大规模退出的只有美联储。由于经济复苏前景尚不明朗,预计美联储引领下的全球超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将是试探性的、渐进的。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至少在2010年三季度前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3,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存在一定的溢出效应,对我国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构成挑战。美联储利率调整直接影响到美元汇率走势和国际资本流动方向的变化。如果美联储坚持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美元将继续走软,不仅会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剧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还会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促使热钱进一步流入我国。如果美联储选择加息,则美元有望走出弱势,可能会引发国际资本回流美国,“热钱”撤出可能对我国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