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洪表示从原因来看,居民储蓄高,众所周知的原因是防御性储蓄太高,许多人了解,在原来的铁饭碗制度下有公费医疗,以及完善的社保体系,现在都在进行改革,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让我们的父母辈,在60岁到80岁很放心使用他们的储蓄,他们当年没有为未来做足够的准备,因此现在要为未来做更高的储蓄准备,这是造成居民储蓄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其次金融市场不完善是另一个原因,我们的资本市场还不是很开放,风险也不分散。乔虹表示“加上信贷文化的成熟,大家手上积累的房地产等资本在逐渐增加,居民未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投资比重也会随着回报率的下降而下降,我们预计未来十到二十年将是如此。”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高储蓄年龄体系的问题,乔虹经过数据分析发现,35岁到59岁的是主要的储蓄群体,而其占中国整个人口的比例从2000年到2010年之间出现了很大的跳升,这和中国的老龄化社会有关,而2025年这种年龄结构对储蓄的影响,就会回归相对平稳。
政府国企推高储蓄率
此外,乔红同时强调,我国从1996年到2007年,80%的储蓄率增加来自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企业储蓄的增加的原因是国有企业利润分配还尚未合理,机制还不健全。
乔虹进一步举例,我们一般有个直观印象——— 国有企业不分红,而其背后的原因是国有股分配实际上没有进入国资委或者财政部,而是直接去了母公司,而母公司有各式各样的原因把钱留下来了,分红没有从国有企业的企业部门转向到政府进行分配,或者是直接转给股东或者是个人。
另外一个问题是企业的公司治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好比我是一个占主要股份控制权的股东,我占公司30%,其他多少小股东,如果我挣一百块钱,我自己手上拿30块钱,如果我分的话,利用的钱少很多,如果不分的话,我能够利用的资金就大很多,不光是国有企业不愿意分红,其他企业也不分红的主要原因。”
此外,政府储蓄方面,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政府每年收入增加是90%多,远高于居民的收入增长。政府储蓄为什么增加这么多?乔虹分析认为,深层原因是政府纯消费性的花费不快,而进行投资性的支出较多。
十年后可望迎来储蓄率下降
在应对策略上,乔洪表示,政府也可以做一些有利尝试,来影响储蓄率的降低,推动消费率的提高。比如,像国企分红的机制可以改变,包括使用减税等方法减少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的比例,增加居民收入的比例,乔洪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看到国家近一两年的投入主要是放在医疗制度和社保制度的改革上,比如新农村医疗以及农村社保等,这都是减少防御性储蓄的重要手段。”
乔虹分析认为,中国在未来的十到十五年之内会有储蓄率下降的过程,其中包括我们说的人口自然趋势以及政府政策的改变,预计到2015年,储蓄率将达到5个百分点下降,2025年还有5个百分下降,如果政府的政策不变的话,居民的消费在未来的GDP比例会提高,消费的增长也会高于我们看到的GDP增长。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