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观点
1、如何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厉以宁、刘世锦、李扬、胡鞍钢等人的判断是正处在企稳向好的关键时期;2、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专家普遍认为,下一步,应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抓住有利时机部署和推动重要领域改革,推动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2010年经济工作时指出,明年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不少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日前,来自国内经济学界的著名专家——厉以宁、刘世锦、李扬、胡鞍钢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就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企稳回升态势确立但尚不牢固
刘世锦说:国际上实体经济仍在下滑,国内社会实体经济投资刚开始回升。
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对当前经济形势要有全面、准确的判断,对下一步经济回升和持续增长的困难和复杂性要有足够估计。
刘世锦:近期影响经济企稳回升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两个接替”,第一个接替是指政府刺激计划特别是政府投资接替短期内大幅下降的外需,第二个接替是指市场驱动的投资和消费接替带动效应下降的政府投资。三季度以来,第二个接替的趋向正在得到加强,市场驱动的投资开始跟进,汽车和房地产两大龙头产业有积极表现,消费增长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企稳回升态势基本确立,但基础尚不牢固,或者说还相当脆弱。从国际上看,实体经济仍在下滑之中,将在中长期对我国外需空间形成结构性制约。从国内看,社会实体经济投资刚开始回升,信心还不稳定;消费增长有政策支持的因素,随着时间推移,就业和收入下降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可能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
厉以宁:经济回升基础目前还不巩固。
李扬:危机最坏的时候过去了,但是很难有把握地说复苏时代到了,从遏制下滑到真正走向健康的复苏之路还有一段路程。
未来经济增长仍具巨大潜力
厉以宁说:增长率未来可连续保持在7%到8%的水平。
谈到明年乃至今后几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学家们还是相当乐观。
厉以宁: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增长应当是有信心的。提高城镇化的持续投资将起到长期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以内可以连续保持在7%到8%较高的水平上。
胡鞍钢:中国仍处在经济起飞阶段,未来经济增长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仍可以保持长期高增长。
刘世锦:中国经济运行可能进入周期上升阶段,今后十年仍有保持7%左右增长速度的潜力。从1995年以来的经验看,中国经济周期运行从谷值到下一轮峰值平均持续时间在20个月以上。本轮周期的谷值已在2009年一季度出现,经济开始进入回升阶段。
胡鞍钢: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应在8%到9%之间,而一旦超过10%,不仅各方面绷得很紧,偏离了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而且难以为继。经济增长率不是越高越好,它有一个适度增长空间,其上限就是资源供给约束、环境质量约束、生态承载约束和气候变化约束。
把更多精力放到“调结构”上来
李扬说:特别需要通过优化投资结构优化经济结构。
在“保增长”比较有把握的前提下,经济学家们认为,明年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调结构”上来。
刘世锦:当经济大幅下滑趋势得到抑制并转入企稳回升通道后,投资过快增长的负面作用将会更多显露出来,进而加剧本已存在的周期性、结构性产能过剩。因此,如何调整投资结构,使资金更多地进入最终需求而非中间需求环节,如何使消费增长的“慢变量”适当快一点,增加其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都是需要下一步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