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 巍 实习生 张蕾蕾)“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公司第三季度的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但利润却同比增长了24.84%。通过苦练内功、开拓市场,预计2013年,博深的销售收入将达到14.6亿元,净利润达到1.94亿元。”在博深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艳敏很自信地向记者这样介绍。
博深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4年,是专业从事金刚石工具、电动工具、合金工具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美国博深、新加坡博深两家全资子公司,并在欧洲设有办事处。企业注册资本17340万元,占地11万多平方米,其中生产科研面积7万多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金刚石工具生产企业。目前,“博深”商标已经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昨天上午,记者在博深工具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明亮整洁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根据订单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内部的技术创新和基础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这是保证企业销售降低却不减利润的一大法宝。”李艳敏副总经理说道。
她告诉记者,金刚石工具产品的原材料除金刚石外,还要用到镍、钴等贵金属,这些金属粉末占到产品成本的40%以上。对此,博深自主研发了超细预合金粉,通过铁、铜等低价金属的合金化处理,替代镍、钴等贵重金属,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而且原材料成本降低20%以上,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博深拥有技术装备和一流的研发团队。我们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装备优势,引进金刚石镀膜、涂覆、离子束注入等世界上较为先进的技术,针对专业混凝土、陶瓷、石材等专业市场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使产品利润率大大低于普通通用产品。”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降低了公司的生产成本,同时也为调整市场政策留出了较大空间。据博深工具有关负责人介绍,在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市场情况下,他们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市场机遇,延伸公司销售网络,将目前覆盖地级市的销售网络向发达的县级市延伸,促进了国内销售的增长。自6月份以来,博深内贸销售已经连续四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他们主动扩大销售区域,开发空白市场。面对欧美市场需求减少的形势,博深快速反应,及时调整了销售策略。在继续巩固原有市场和客户的同时,依托“BOSUN”的品牌优势,主动开发新的空白市场。将目光瞄准了印度、巴西等潜力较大的国家,未来几年,这些国家都将成为其外贸市场新的增长点。通过积极的销售措施,博深的外贸市场从7月份以后下滑幅度明显减小。目前,欧洲区已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美洲区、东南亚地区已由下降趋势逐渐呈现同比增长趋势,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正在回暖。
一系列内、外保障发展措施的有效实施,为“博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9年8月21日,博深工具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发行A股4340万股,募集资金4.99亿元。据统计,1—3季度,博深工具共实现销售收入2.65亿元。虽然公司收入比去年略有下降,但净利润却实现了同比增长,尤其是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了24.84%。
“目前,金刚石工具占博深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的80%以上。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未来几年,我们将对产品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全力推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李艳敏副总经理表示,下一步,博深将进一步加大投入,重点加强中高档金刚石工具专业产品的开发生产,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同时,利用3—5年时间,将钻切类小型建筑施工机具做成第二大核心业务,销售收入占到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另外,以中高档产品为主导发展硬质合金工具,用5年时间,将硬质合金工具销售收入发展到两亿元以上。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