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热议宏观经济形势
来源:新华社 更新时间:2009/12/2 11:28:48   
>> 相关新闻链接
·中间商的桥梁作用与增值服务 ·打造“后危机时代”工业发展新优势
·石家庄市政府出台《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 ·石家庄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强势支柱产业
·博深工具练内功拓市场 ·09版1分硬币石家庄没露头
·石家庄市场未现争议饮料 ·石家庄新火车站与地铁站同步建设
·杨柳榆槐,谁是石家庄“风景树”? ·迪拜债权人机构名单曝光牵涉建行等国内机构

  两大观点

  1、如何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厉以宁、刘世锦、李扬、胡鞍钢等人的判断是正处在企稳向好的关键时期;2、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专家普遍认为,下一步,应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抓住有利时机部署和推动重要领域改革,推动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2010年经济工作时指出,明年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不少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日前,来自国内经济学界的著名专家——厉以宁、刘世锦、李扬、胡鞍钢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就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企稳回升态势确立但尚不牢固

  刘世锦说:国际上实体经济仍在下滑,国内社会实体经济投资刚开始回升。

  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对当前经济形势要有全面、准确的判断,对下一步经济回升和持续增长的困难和复杂性要有足够估计。

  刘世锦:近期影响经济企稳回升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两个接替”,第一个接替是指政府刺激计划特别是政府投资接替短期内大幅下降的外需,第二个接替是指市场驱动的投资和消费接替带动效应下降的政府投资。三季度以来,第二个接替的趋向正在得到加强,市场驱动的投资开始跟进,汽车和房地产两大龙头产业有积极表现,消费增长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企稳回升态势基本确立,但基础尚不牢固,或者说还相当脆弱。从国际上看,实体经济仍在下滑之中,将在中长期对我国外需空间形成结构性制约。从国内看,社会实体经济投资刚开始回升,信心还不稳定;消费增长有政策支持的因素,随着时间推移,就业和收入下降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可能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

  厉以宁:经济回升基础目前还不巩固。

  李扬:危机最坏的时候过去了,但是很难有把握地说复苏时代到了,从遏制下滑到真正走向健康的复苏之路还有一段路程。

  未来经济增长仍具巨大潜力

  厉以宁说:增长率未来可连续保持在7%到8%的水平。

  谈到明年乃至今后几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学家们还是相当乐观。

  厉以宁: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增长应当是有信心的。提高城镇化的持续投资将起到长期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以内可以连续保持在7%到8%较高的水平上。

  胡鞍钢:中国仍处在经济起飞阶段,未来经济增长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仍可以保持长期高增长。

  刘世锦:中国经济运行可能进入周期上升阶段,今后十年仍有保持7%左右增长速度的潜力。从1995年以来的经验看,中国经济周期运行从谷值到下一轮峰值平均持续时间在20个月以上。本轮周期的谷值已在2009年一季度出现,经济开始进入回升阶段。

  胡鞍钢: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应在8%到9%之间,而一旦超过10%,不仅各方面绷得很紧,偏离了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而且难以为继。经济增长率不是越高越好,它有一个适度增长空间,其上限就是资源供给约束、环境质量约束、生态承载约束和气候变化约束。

  把更多精力放到“调结构”上来

  李扬说:特别需要通过优化投资结构优化经济结构。

  在“保增长”比较有把握的前提下,经济学家们认为,明年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调结构”上来。

  刘世锦:当经济大幅下滑趋势得到抑制并转入企稳回升通道后,投资过快增长的负面作用将会更多显露出来,进而加剧本已存在的周期性、结构性产能过剩。因此,如何调整投资结构,使资金更多地进入最终需求而非中间需求环节,如何使消费增长的“慢变量”适当快一点,增加其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都是需要下一步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cprpw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