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城镇化发展道路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先以集中型城镇化为主,然后进入分散型的郊区化,再进入分散的更远的逆城镇化,然后回流到城市中心的再城镇化。目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区域城镇空间布局形态,就整体而言,仍然处于集聚阶段,非农产业和人口仍然向城镇集中,尤其是向大中城市集中的速度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城镇群成为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主力军。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高度的城镇化,而城镇群正是竞争性产业和城镇化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2、培育壮大城镇群
(1)全省要构建三大城镇群
城镇群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当前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形态,将是我省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和突破口。为深入实施城镇化战略,要将培育壮大城镇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依托石家庄、唐山两大省域中心城市,充分发挥环京津的区位优势,大力整合省域优势资源,促进更大范围的协调发展,积极构筑冀中南、冀东、环京津三大城镇群。三大城镇群的发展应充分利用两环优势,努力将区位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2)以设区市主城区为中心,构建大都市城镇群
以设区市为代表的中心城市是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龙头带动作用。要大力统筹大都市城镇群的城乡和区域发展,统筹中心城区与毗邻城镇、产业集聚区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统一产业布局,统一城乡建设用地管理,统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统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3、加快设区市发展速度
我省设区市普遍存在着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今后应把扩大主城区规模,增强实力和竞争力,提升城市品质作为做大、做强设区市的主要任务。
一要加快中心城区集聚,扩大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区域统筹作用,按照做大、做强、做优、做美的要求,合理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适度扩大主城区规模,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二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夯实城市发展基础。三要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魅力,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
4、提升县级市建设质量
一是高标准搞好城市规划。大手笔谋划和构筑新型城市框架。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对中心区和重要标志性街区及出入口,要编制高水平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为提高品质进行规划引导。二是高质量搞好城市建设。
5、提高县城和小城镇集聚度
要把县城作为本县承载产业和人口集聚的主要载体,着力完善县城功能,壮大县城实力,不断提高县城的产业集聚力与人口吸纳力。发展小城镇,对于完善城镇体系、拉动经济增长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发展小城镇要突出重点,注重质量。针对我省建制镇数量多、规模小、发展基础较差的特点,要抓好重点镇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扩大规模,提高集聚度,营造吸纳产业和人口的良好环境,为一般镇的发展提供示范作用。
加强民生工程建设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改善民生是“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城市是人们享受现代文明的重要场所,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迅速改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可以直接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另一方面,就业乃民生之本,在现代社会,城市已成为拉动就业的主战场,做强做大城市可以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