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9月份,该县杂技文化产业已实现综合收入1.5亿元,占全县GDP的8.5%
本报讯(实习生边慧 记者张近情、刘成群)吴桥,一个地处河北东南部的偏僻小县城,却常年居住着来自非洲、美洲的留学生,他们都是来此学习杂技的。在吴桥,杂技教育和杂技旅游、杂技演出、杂技服装道具一起构成了吴桥杂技文化产业的主体,吴桥杂技文化产业正发展成为该县经济支柱产业。
1987年,第一届吴桥杂技节在石家庄成功举办。借此东风,吴桥也拉开了政府扶持杂技发展的序幕。上世纪90年代,面对杂技资源优势,吴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培育和发展杂技文化产业的设想,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成立了以县长为主任、由四大班子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参加的杂技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定期召开协调会、调度会,及时研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到北京、深圳等地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同时聘请国家旅游局、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作为顾问,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吴桥县杂技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把杂技文化产业确定为全县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之首。三是出台优惠政策,在组织领导、资金投入等方面向杂技文化产业倾斜,最大限度地吸纳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聚集更多的资金开发杂技文化产业。
领导的重视、优惠的政策和专家的指导,为杂技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和智力支持。在吴桥传承了千年之久的杂技,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政府的大力帮扶之下逐步发展、壮大。
——— 以杂技大世界旅游景区为龙头,以杂技民俗游景点为依托的杂技旅游业日益强盛。1993年11月26日,投资6000多万元、占地600多亩的吴桥杂技大世界正式对外开放。吴桥杂技大世界以杂技文化发展为主线,以杂技艺术为特色,集杂技旅游、人文、博物、民俗、培训、比赛交流为一体,内有江湖文化城、杂技奇观宫、魔术迷幻宫、滑稽动物园等景区。据杂技大世界副总经理万静介绍,去年景区接待游客达40万人,今年十一黄金周,最多时一天门票收入近20万元。杂技大世界有力地带动了吴桥杂技旅游市场的发展,县委、县政府还趁势开辟了杂技之乡一日游、二日游的民俗游线路,延长了杂技旅游链条。
——— 以吴桥杂技艺术学校为主体,以民间杂技学校为骨干的杂技教育产业蓬勃发展。2002年,6名来自坦桑尼亚的学生专门到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学习杂技。此后,吴桥杂技艺术学校陆续迎来了6批上百名来自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国内,吴桥杂技艺术学校还向北京、江西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杂技团输送了大批人才。据介绍,目前,吴桥有各类杂技学校近30所,在校学员达2200多人,杂技教育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是我国群体规模最大的杂技人才培养基地。
——— 以县杂技团为骨干,以民间杂技团为支柱的杂技演出行业日益火爆。吴桥县委、县政府通过政策激励等机制鼓励发展民办杂技演出团体,现已创办杂技演出团体100多家,杂技从业人员近万人。吴桥的杂技艺人常年活跃在国内外杂技舞台上,其中有600多名常年在美国、西班牙、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
——— 杂技相关产品的开发、生产,为吴桥杂技文化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和后劲。目前,全县20多家企业生产、开发包括杂技道具、魔术道具、杂技服装、纪念品、工艺品、娱乐品在内的产品达60个大类800多种规格。杂技道具已出口中东地区。
今天的吴桥,“江湖”渐远,但杂技日盛。2004年,吴桥杂技文化经营集团公司被文化部授予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8年,吴桥杂技文化产业总收入达2亿元,占全县GDP的7.5%。今年1-9月份,吴桥县已实现杂技文化产业综合收入1.5亿元,占全县GDP的8.5%。杂技,正在成为吴桥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