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亚丛 实习生 张延昭)昨日,河北省奶业协会发布对石家庄、唐山、张家口、保定四个奶业大市前三季度的调研报告:河北奶业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奶业形势正发生变化,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乳品质量进入最安全的时期。

奶站安装上摄像头
截至5月底,石家庄市取缔不合格奶站595家,整合小奶站46家,新建标准化奶站187家。全市现正常运行的奶站386家,全部实现与奶牛场(区)一体化建设与管理;全部发放生鲜乳收购证、车辆准运证;基本实现奶牛规模化养殖,鲜奶收购秩序明显好转。现在,386家奶站全部安装了监控设备,要求录像保留6个月。
前三季度,从各市奶牛场(区)的鲜奶质量管理看,基本上实现了技术装备、管理制度等硬、软件条件的全面提升。石市从挤奶、贮奶、运输到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了全封闭管道化运行。乳品质量安全进入历史上最好时期。
“卖奶难”变成争抢奶源
目前,四个奶业大市奶牛存栏达120.88万头,占全省总数的75.94%;前三季度,产奶量达198.54万吨。从奶源供需状况看,上半年“卖奶难”的局面到9月份发生变局,出现争抢奶源现象,一些大企业或施以价格撬动,或冠名奶源基地争签合同。而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统计资料分析,1-7月,全国乳制品工业产值恢复到去年10月份前的90%。乳业信任危机渐渐逝去,行业复苏已经来临。
可喜变化中有隐忧
在河北奶业取得可喜变化的同时,行业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对乳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在招商引资中省外来冀企业的行业管理薄弱。随着市场形势的好转,奶源紧缺,个别不规企业不择手段争抢奶源,甚至造成局部鲜奶收购秩序出现混乱。对于此类问题,地方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无力协调解决。另外奶农的组织化程度低,在奶价形成机制等方面仍无话语权等。
河北奶业的未来之路
河北奶业的未来之路怎么走?省奶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认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提升省内中小乳品企业竞争力,尽快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是关键,建议对省内中小企业加大贷款、风险补偿、信用担保及评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同时,以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奶源基地建设;营造优良的外部环境,保持乳业健康持续发展,呼吁加快建立原料奶质量“第三方检测制度”。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