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经济刺激政策不能见好就收的理由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9/9/8 9:04:41   
>> 相关新闻链接
·八月份经济数据有望全线回升 出口预计环比增长 ·揭开猪价波动之谜:四大因素致生猪价坐过山车
·启动民间投资对保增长调结构意义重大 ·保增长?保质量?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十字路口”
·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悄然崛起 ·回归“适度宽松” 信贷增长将平稳回落
·下半年小企业贷款或将压缩 ·新兴产业发展也要严防“过剩”
·谢旭人、周小川:将继续采取措施巩固经济回升态势 ·提高劳动报酬有待政府出重拳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 当前中国不能轻言从经济刺激政策中退出有三大理由:一是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二是目前尚不存在通胀风险;三是社会投资尚未跟进。

    在全球经济企稳回升、显露复苏迹象的情况下,有关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问题广受关注。在日前伦敦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与会各方一致认为,将继续采取扩张性货币及财政刺激政策,等到经济稳步复苏之后再制定协调一致的经济刺激计划“退出”策略。

    不匆忙选择从经济刺激政策中退出,这似乎已成为一种全球共识。中国也是如此。尽管国内对当前是否要结束经济刺激政策仍存有一些争论,但中国政府一再强调,中国仍将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笔者看来,中国不匆忙选择从经济刺激政策中退出,或言继续坚持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有三个理由。

    理由之一是目前中国经济的回升基础还不十分稳固,且有可能会出现反复。这是我们不能轻言从经济刺激政策中退出的最根本的原因。

    从经济回升基础不稳固的方面来看,一是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由于政府投资过于注重投资的数量及缺乏监督,其增长质量远不如私人投资,从而导致经济的继续增长基础并不扎实。二是外部经济仍比较脆弱。经合组织、IMF、世界银行认为,经济复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应依赖政府大规模支出和低利率的刺激,表明未来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尚不明朗。在外需得到明显改观之前,中国拉动经济增长还得依靠政策刺激。

    再从经济刺激政策本身来看,中国出台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本来就是一套“组合拳”,虽然首先着眼于保增长,但也含有“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之意,这不仅仅是为了应对一时之需,其根本目的是要把中国经济增长从依赖投资和外需转到依赖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上来,只不过在实施之初更偏重增长这一“极”而已。因此,经济政策刺激目标的多元化,赋予了政策本身更大的调适空间,在经济刚刚呈露复苏迹象时也无需匆忙选择退出。

    理由之二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还不存在让人生畏的通胀风险或压力。

    尽管主张应当让经济刺激政策及早退出的部分人士认为,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泛滥,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可能的通胀压力,这主要体现在股票和地产等资产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过快、以及近期猪肉和食品等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等方面上。

    但笔者以为,货币政策固然应当关注物价和通胀,不过,仅凭可能的通胀预期来调整当前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理由似乎并不充足。这是我们为何要慎言中国应当及早从经济刺激政策中退出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注意到,从目前A股股指大幅下挫及住房成交萎缩来看,率先上涨过快的资产价格正在“消肿”。而世界经济复苏仍将是缓慢、复杂的,但从供求关系看,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如国际油价和金价等出现大涨的可能性不大。同样,随着国庆和中秋节两个节日的过去以及猪肉供应的充足,已连续12个星期出现反弹的猪肉价格应该会下降。

    此外,虽然8月份的经济数据还未出台,但从7月份的经济数据来看,CPI和PPI分别同比下降1.8%和8.2%,继续加深的下跌幅度表明,我国经济实际上正处于轻度的通缩之中。如果考虑到中国经济还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即便8月份CPI的下降幅度缩小或转正,这也并不预示着通胀已经或即将到来。

    既然短期内不存在通胀压力,再考虑到经济回升的基础不稳固,目前继续坚持落实经济刺激政策并无什么不当。

    理由之三是在社会投资(包括民间投资)尚未大规模跟进的前提下,我们还不能轻言结束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经济刺激政策。

    因为,中国经济的真正复苏与回暖,还在于中国经济增长要转向内生性增长机制。为此,我们还必须快速发展民营经济,让民间投资能够接过政府投资之棒,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但是,目前这一条件还不具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投资不能缺少,经济刺激政策也不宜选择简单的退出。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在目前中国经济处在回升的关键时期,对政策抱着“见好就收”的这种想法,很可能会导致经济出现反复,甚至再次陷入衰退。相反,我们还应当继续保持经济刺激政策的相对稳定,进一步巩固经济刺激政策的成果,以保证中国经济的持久复苏与增长。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