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再一次决定通过印钞票的方法去解决经济问题,让投资人变得不安
全球集体抵制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风潮,正冲美国本土席卷而来。甚至金融界人士都开始提出了批评。美联储想要刺激经济,就开印钞票,以为金融界人士会用这些钱来促进本土的就业。实际上,金融界人士只会用这些钱来炒高金融资产,而创造就业的任务则交给了其他人。美联储的意图不管是否奏效,金融界人都是借着泡沫膨胀的机会更发达了。这些人,起码是他们中的一部分较显赫的人,会担心美联储做的事呢?
第二轮量化宽松的功效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好。新兴国家正在加强对热钱流入的控制。金融界人士在量化宽松之前买了大量国债,寄希望于新兴国家能够以更高的价格买进他们手里的国债,从而吸纳热钱。但这个计划并没有如期实现,因为新兴国家通过资本管制远离了热钱。此外,热钱进不了新兴经济体,就会进入大宗商品市场——这个开往通胀的快轨。对通胀的恐惧把潜在的国债买家吓跑了。
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为了过上好日子,炒高了股市。当2000年股市崩盘时,这个国家将注意力转向房地产市场,又造出了十年的好日子。现在,它动用政府开支,用尽所有力气去榨取国债市场,目的就是保持生活水准不降低。
美联储保持零利率,这使未来通胀高于平均水平,而联邦政府的赤字达到GDP的10%,从长期看,这意味着更高的长期实际利率。目前10年期国债的利率低至2.5%,而过去60年的平均是5%。投资者买入国债,是假定美联储未来会以更高的价格购回国债。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