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专家支招"海囤族"应"囤"啥 :米面油适度 醋酒没必要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0/11/18 15:06:28   
>> 相关新闻链接
·理财专家建议:不妨来点海外投资 ·王小鲁:扩大消费是经济转型之本
·吴敬琏:战略新兴产业已现不好“苗头” ·董建华:中国经济转型对世界经济意义可媲美改革
·吴晓灵:未来M2增速应保持在13%-14%左右 ·李毅中:新型工业道路与转变发展方式的形势
·央行行长周小川:价格上行压力需引起关注 ·金融教授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马光远:通胀成头号大敌 宽松货币政策谢幕 ·任志强:开发商就是驴 今年楼市调控政策注定短命
      新华网上海11月18日电(周蕊、朱佳沅、姚玉洁)面对不断攀升的物价,很多上海市民不得不加入了“海囤”一族。可是,“囤”能否“囤”出安全感,究竟应该“囤”什么呢?

  上海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晓斋说,居民应对CPI上涨囤货要理性,政府则应更加重视社会保障,适时对物价进行宏观调控。

  “‘海囤族’要注意有可囤有不可囤。”齐晓斋说,“米、面、油囤货要适度,虽然这些产品保质期较长,但是经过长期贮存后很可能变质,对身体无益。水果、蔬菜的性质决定其几乎难以囤货,居民想要对抗通胀,就要多比较价格,‘苹什么’涨了,我们可以吃橙子、香蕉。至于深加工产品像醋、酒价格近期上调的可能不大,没有必要囤货。”

  记者采访发现,现在市面上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原材料类以及初级加工的产品,但是对深加工制品的影响不大,居民无需恐慌。以粮食为例,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初级加工制品如米、面粉也随即上涨,但是对深加工制品如酒、醋的价格以及以粮食为原料的家禽和家畜的影响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深加工产品的制造和流通环节较多,原材料本身对终端的价格影响力就不大,制造商和经销商有较多的余地控制成本,即使加价也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幅度远远小于原材料本身。

  专家认为,应对这一轮以农产品为首的涨价潮,政府要及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上调的幅度不能低于CPI上涨的幅度。这一轮物价上涨对恩格尔系数较高的低收入人群影响最大,要尤其注意对他们增加补助。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