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等机构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据悉,报告中指出在政府对楼市的持续调控下,2011年上半年房地产价格将会出现近20%的下滑,并预计明年3、4月份将是楼市拐点出现时期。
然而,这一观点在引起市场热议的同时,却也饱受争议。《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多位专家以及行业分析师均表示,上述由人大经研所等机构发布的报告或许是过于乐观了。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接受采访时则表示,对其发布的研究报告是“有信心的”。
地产分析师PK学术专家
楼市调控政策决定房价未来
11月22日,《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他表示上面提及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以下简称“人大报告”)是在一定的前提假设下经模型测算得出。虽然,2011年20%的房价跌幅并未得到很多人的认同,但是他仍经对其充满信心。
根据刘元春的介绍,人大报告对房价的测算模型,是在未来政府调控政策进一步加强、开发商融资渠道进一步变窄的前提假设下设计并得出上述结论的。至于为何会有此假设,刘元春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央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是构成上述假设的重要原因。而近期政策的实施情况(比如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台的相关政策等),则表明调控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强。另外,针对目前诸多上市房企绕道信托的情况,刘元春则透露这一融资渠道未来或被“叫停”——“实际上上层已经在议论这件事了”,而其他融资方式,诸如地产开发商进行票据融资等也将会逐步受到政策限制。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