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麦和玉米价格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大米价格的飙升很可能引发粮食危机。
上周,中国食品市场上传来了食用油涨价的消息。消费者涌进超市抢购食油的时候发现,涨价的不仅仅是食油,包括大米、面包、水果、蔬菜、鸡蛋等等几乎所有的基本食物价格都在上涨。
事实上,中国市场只是全球市场的一个缩影,自今年7月份起,国际市场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农产品价格连续三个月以环比两位数的速度上涨。与半年前相比,全球小麦价格上涨57%,大米上涨45%,食糖上涨55%,大豆涨到16个月来的高位。与此同时,国内粮食价格也在稳步上升,华南粮食采购价格指数从5月份起连续5个月环比上升。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直接导致下游产业的价格上涨,糕点、巧克力、方便面等价格纷纷跟风上涨。国内居民消费价格(CPI)9月份同比上涨3.6%,涨幅创下23个月以来新高。世界银行专家预测,肉、糖、大米、小麦等主要食品价格波动将持续5年,价格将在未来两年内达到最高点。
基本食品价格全面上涨意味着什么?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经济学家阿布多尔雷扎·阿巴斯安日前表示,“最近几周来,我们发现一些导致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的相同征兆。”世行专家也据此推断,现在就可以预见到全球性粮食危机。
进入2010年四季度,全球粮食危机的魅影若隐若现,为此,肯尼亚、乌干达、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巴西和菲律宾等多国政府发出警告,提醒注意明年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粮食危机或许真的要来了,只是这次危机会像上次那样严重吗?对此,阿巴斯安认为“粮食价格可能不会像2008年那样高,但这一次会持续得更久。” 综合各种分析,推高食品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和以前粮食危机的产生一样,天气仍是导致危机出现的重要因素。近期强台风鲇鱼重创了菲律宾大米产区,大米产量下滑已成定局。气象部门预计明年全球还将出现极端天气,未来产量下降将是粮食走高的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