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收入水平不高可能会延缓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速度。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居民消费升级步伐会明显加快,但如果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则会延缓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速度,容易减弱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
总之,收入水平偏低不利于启动有效需求;地区间收入差距和城乡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对总体经济有不良影响;收入差距的拉大将导致经济增长的过度波动。当前收入差距的扩大还可能带来一定的经济风险,影响消费的扩张,加剧城乡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努力使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近年来,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同步、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刚刚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首次提出了今后几年要使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因此,要抓住历史契机,在居民收入增长的目标取向、发展思路、制度创新、分配格局和政府职能转换上做出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协调加快发展。
一是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改善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为增加城镇居民收入,要努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大力发展社区服务、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加强劳动职业培训,引导职工转变就业观念,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落实好最低工资制度,确保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二是要细化个人收入调节税级率。调整个人收入调节税的起征点, 细化调节税级率,使之既体现了每个公民都有纳税的义务,又体现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因此,应当为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提高高收入者的纳税比率,更有效的发挥个人收入调节税的杠杆作用,达到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兼顾的目的。
三是要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解决投资率长期过高,投资与消费的结构失衡的问题,关键不在于简单地压缩投资,而在于通过积极地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切实不断提高各阶层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不断扩大消费建立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基础上,使消费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在宏观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使投资和消费的结构关系趋于合理。
综上所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各级党和政府要把关注民生问题作为一项更加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好,使人民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形成经济增长——社会财富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需求增加——消费水平提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和良性互动。(梁达)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