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收入、消费与GDP的关系存在“四大不协调”,而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匹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努力使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在刚刚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首次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要与劳动生产率提高保持同步。这意味着未来五年,我国将采取有力措施合理调整分配收入,居民收入增长将进一步加快。
近年来,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消费的前提与收入有关,从经济循环的角度看,收入对投资与消费的影响巨大,如果收入没有与经济增长形成良性的同步增长关系,那么投资与消费的“双拉动”作用将大打折扣。
从统计数据看,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并未随经济的增长而同步提高,尤其是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已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整体经济仍处于较快上升时期,这为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因此,要抓住这个历史赋予的难得机遇,廓清发展思路,树立新的发展观念,努力使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匹配,从而促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增长。
收入、消费与GDP的关系存在“四大不协调”
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无论是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统计数据观察,还是从近几年经济较快发展的近几年统计资料看,均显示出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不同步现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79-2009年,GDP年均增长9.9%,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2%,经济增速比城乡居民收入分别高出2.6和2.7个百分点。2001-2009年,GDP年均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9%和6.6%,分别比GDP年均增长率低0.6和3.9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