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是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内容
——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侯永志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的关键词为“区域协调发展”、“进城镇化”、“主体功能区”和“老、少、边、困地区扶持”,其目标是“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侯永志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
中国经济时报:“十二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涵盖哪些内容?
侯永志:“十二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引导要素合理流动,优化生产要素在整个国土空间上的配置。积极发挥政府在培育经济增长极、扶持问题区域发展转型、保障区域公平、保护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在维护各地发展积极性的同时,对区域竞争加以规范和引导,使区域竞争更加符合国家整体和长远发展的需要。
这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建设国家统一市场,为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合理流动创造体制和政策条件。通过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落后地区有效对接发达地区,促进全国市场统一。第二,要完善区域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既要扶持问题区域(资源枯竭型地区、生态退化地区、特别贫困地区等)发展,又要创造条件使那些条件好的地方发展得更快一些。第三,要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和政策。
中国经济时报: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应该在哪些领域继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侯永志: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现阶段面临着多重的区域发展任务,既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发展,加快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又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欠发达地区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发展。并加强各地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杜绝这方面以邻为壑的现象。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