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直接退市 转变“精品店”思路 完善询价机制
创业板周年之际,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十二五”规划出台的大背景下,决定未来中国竞争力的行业不少都将通过创业板取得大发展,作为支持“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的生力军,创业板改革步伐可以更大一些,以尽快完善。
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一些质疑声音,如认为创业板“三高”发行、公司成长性逐渐减弱等,汤敏认为,创业板不同于主板,不应该用主板的一些标准来对其进行衡量,作为新生事物不宜对成败过早定论。创业板要在快速发展中逐渐完善,社会各界应宽容一些,允许其创新试验甚至犯错误。他还指出,创业板应成为制度创新板,尽快推动直接退市制度的建立,在发行上逐渐转变现有的“精品店”思路,择机降低门槛且完善询价机制等。
“十二五”规划的生力军
中国证券报记者:创业板即将满周岁。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创业板已上市公司130家,总股本154.59亿股,流通股本34.6亿股,首发实际募集资金890亿元,平均发行市盈率超过六十倍。您如何评价其一年来的发展?
汤敏:这一年来,创业板上了多少家公司、融资规模多少等数据固然重要,但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创业板推出的时机及战略意义。
创业板已经探讨了很多年。去年,在全世界金融市场一片哀鸿,都觉得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时,我们敢于选择此时推出创业板,等于向世界宣示,中国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及在危机前仍勇于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开放的决心。因此,创业板的推出及推出时机的抉择,本身有着更深层次的战略意义,对这一点要有深刻认识。另外,创业板的推出也让一大批中小企业有了希望,对中小企业发展也有重大作用。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