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中企在日掀起"并购潮" 日媒炒作"中国欲买下日本"
来源:国际在线 更新时间:2010/5/27 16:31:36   
>> 相关新闻链接
·富士康企业管理问题凸显 只关注效益而忽视职工 ·王育琨:富士康已铸制造企业严重缺陷 目标迷失
·跳楼悲剧频发 “富士康模式”亟待反思 ·多个电价调整方案有望年内出台
·发改委酝酿推水价市场化形成机制 ·娃哈哈贴牌进军奶粉业
·银行融资竞速:一场赤裸裸的时间战争 ·规避信贷监控 房企借银信合作“表外融资”173亿
·亚马逊CEO:别指望苹果iPad取代Kindle ·张燕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从未动摇

    日本某港口,一艘崭新的18万吨级货船正静静地停泊着。在有关签约仪式上,它的原主人——日本一家首屈一指的海运公司的代表表情灰暗,心情复杂地注视着眼前这艘整装待发的货船。而它的新主人——中国民营企业五星环球的老板则难掩兴奋之情,因为金融危机让他捡了个“大便宜”:由于货船首家买主的资金链断裂,他用一半的价钱便买下了这艘由日本著名的长崎佐世保造船厂生产、还没来得及交付的货船……

    以上是《世界新闻报》驻日记者今年3月亲眼目睹的一幕。这本是中国企业在日本购买产品的一个个例,但在许多日本媒体的眼里,这一幕却相当刺眼。最近一两个月,像“中国将买下日本!”、“日本企业倒在了中国人面前!”这类煸动性的标题,频频出现在日本媒体上。不过,一些日本民众和中国专家认为,此类话题实际上是被日媒炒作和渲染出来的,背后则是日本一些媒体和国民的心态在作祟。

    中国人频频出手

    最近半年来,“不差钱”的中国企业在日本掀起了一系列并购潮,让许多日本人心跳加速。日本上市公司、成衣业巨头RENOWN公司5月24日发布消息称,中国山东如意集团将向其出资数十亿日元,成为持股约40%的最大股东。双方联手后,山东如意集团获得了RENOWN公司旗下的十多个男女服装品牌,而后者则期望通过如意集团的注资来改善自身财务状况。

    今年3月,中国比亚迪汽车公司宣布将收购日本模具业巨头荻原公司旗下的工厂。比亚迪希望通过这次收购能够引入荻原公司在车体成型方面的先进技术,而荻原则希望借此削减过剩的生产能力。

    此前,中国苏宁电器收购了日本有80多年历史的LAOX家电零售商;东京本间高尔夫公司超过半数的股份被卖给了一家中国控股公司……

    与此同时,一些日本房地产商也开始把眼光放在中国人身上,专门为财大气粗的中国买家举办各种房产推介会。5月初,日本某电视台的专题节目报道了中国房产投资者一次研讨会。当片中出现身处上海,手里却拿着日本高档房产资料的中国投资者画面时,主持人显得甚为惊讶。

    近一段时间来,出手大方的中国游客更是日本各大商场眼中的“香饽饽”,中文广播、中文导购、外加可刷银联卡等一条龙服务,让中国顾客体验了和其他国家顾客不一样的贵宾服务。

    “中国购买”实现双赢

    一向都在兼并收购中国企业的日本企业,一时间反倒成了中国企业收购的对象,一些日本人显然难以接受这种角色的转变。有分析人士指出,日本正不安而又无奈地看着崛起的中国不久将取代自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他们甚至担心中国人会很快拥入到东京市中心,买下那些宏伟的建筑物,甚至是战略宝地。

    日本《追求》杂志3月曾刊发了一篇24页的特别报道,标题就是《中国将买下日本》。这篇文章一方面对中国游客一掷千金的购物行为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又认为中国人抢购日本的战略产业、房产和土地,使得“日本国家安全岌岌可危”。该杂志以据说一家中国大企业试图购买一个位于本州岛和四国岛之间的无人岛为例,声称中国人想利用该岛做什么仍不清楚,但该岛靠近日本和美国海军基地,具有战略意义。对于中国企业要购买日本无人岛的报道,本报记者未能证实。

    就“中国购买日本”这个话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一些日本人。加藤是日本某媒体中层管理人员,他对这个问题表现得比较豁达。他认为,中国企业来日本投资是件好事,日本政府增加了税收,自身发展面临窘状的日本企业被收购后找到了新机遇,企业员工保住了饭碗,是一件对国家、对企业、对国民都有意义的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

    《世界新闻报》记者对加藤的看法深以为然。就拿日本著名家电零售商Laox公司来说,该公司近期发布公告称,自去年6月被中国苏宁电器收购后,由于采取了一系列重组手段,2010财年企业预期净利润将达到2亿日元(约合1466万元人民币),有望10年来首次摆脱亏损。继今年4月在东京开设两家新店的基础上,该公司还计划今年在中国开设3家新店。

    本报记者注意到,包括拥有最先进技术的许多日本企业目前都面临着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此前这些公司中的一部分虽然在中国开设了分厂,但是他们对技术交流与合作设置了很多壁垒,独资企业或是合资企业中的技术关键部门也多由日方掌控。通过兼并收购日本企业,不仅可让中国企业获得相关先进技术,也有助于日本企业走出困境,实际是一种双赢。

    英国《泰晤士报》曾援引一份调查报告报道说,2009年,中国对日直接投资虽然仅为300亿日元(约合23亿元人民币),但是这一数字比前一年增加了4倍。



责任编辑:cprpw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