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国家周刊报道 从4月对投行选秀开始,农业银行IPO进程马不停蹄。若农行能在7月实现“A+H”两地挂牌,这家在五大行中最后上市的国有银行,将以“4个月”的时间刷新最快上市的银行股纪录。
对于农行和其他释放融资需求的银行来说,这是一场赤裸裸的时间战争。
5月的第一周,农行向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在流程上,农行的上市之路“一路绿灯”。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农行正在密集接触基石投资者,亦有可能在继工行之后成为第二家在A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的银行。
谁先获得融资,就意味着谁争得了融资的主动权。资本市场接盘能力有限,而融资需求不减,时间窗口的意义,将通过融资成本表露无疑。
迄今,按照媒体报道,国务院已经批准了四大行总计2870亿元的融资额。而除此之外,上千亿的银行融资缺口依旧存在。对于融资额约达300亿美元的农行来说,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时间,是决定这场战争输赢的重要筹码。
农行速度
农行上市,如箭在弦。
在4月敲定投行团队后,农行在5月第一周向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证监会在周末迅速给出了反馈。投行人士说,证监会以“T+5”日的速度将意见反馈至农行,目前农行的承销商正在根据证监会的反馈意见对招股书进行修改。
广发证券投行部一位资深人士说:“农行上市的进展速度之快在业内罕见。”
他介绍说,按照企业首次公开发行的流程,在给证监会上报初审材料之后,证监会即召开见面会,这是发行人、中介机构和证监会发行部预审员的第一次见面,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以宣讲PPT的形式对本次发行和企业的情况进行基本介绍。见面会之后,预审员会提出反馈意见,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则根据这些意见修改招股书。
一般而言,从见面会到证监会给出反馈意见需数月时间,但对于农行,证监会不仅省略了见面会,而且在一周之内就给出了意见反馈。
“证监会的见面会本来也不涉及实质性的内容,就是走个程序,直接省略这一环节对分秒必争的农行来说,不算奇怪。”上述投行人士分析说,以农行目前进展速度,7月上市应能成行。
通常来说,在见面会之后,拟上市企业还需要经过证监会的预审会(部内会)和发审会,针对发审会的意见给出答复,随后封卷,并由证监会出具发行批文,至此证监会审批环节结束。拟上市企业随后还要联系交易所,开始路演并最终发行上市。而这一过程,快则需要数月,慢则以年为时间单位。
接近农行的消息人士透露,农行正在与国内的大型央企和财团密集接触,希望寻求可靠的基石投资者,对农行的发行予以支持,众多企业均表示出浓厚兴趣。
由于农行是五大行中最后一家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被视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收官之役,受到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农行的上市亦“不走寻常路”,按照其6月路演、7月上市的计划反推可知,农行或许在5月就能拿到证监会的发行批文。这意味着,从上报材料到拿到发行批文,农行整个上市审批花费时间仅月余。
融资PK
在一定程度上,这场融资战,拼的是时间。
在农行筹谋上市的同时,多家银行也正密集准备再融资。除中行、工行、建行、交行等大型国有银行外,兴业银行、华夏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也纷纷表示再融资。为减少对市场的冲击,几家大行多采取可转债或A+H配股方式。
密集再融资方案公布后,银行股以连日普跌诠释了投资者的态度,并最终拖累大盘一度告别2700点时代。
交银国际银行业分析师李珊珊认为,在下半年市场情绪比较悲观的前提之下,谁能先上市,发行价格必能占据先发优势。
这让竞争变得残酷。同样准备上市的光大银行,在2008年6月6日即向证监会正式递交了在A股公开上市的申请,至今未果。相较农行,光大银行上市融资规模要比农行小得多,对资本市场的冲击也有限。但这一次,光大的IPO之路,或再遇波折。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