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中国宏观难题的总钥匙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0/5/27 15:26:47   
>> 相关新闻链接
·担忧增长下滑突显经济形势复杂性 ·《价格法》适用农产品不适用商品房?
·李彦宏:炒“艳照” 赚点击 办法落后 ·2010年芝加哥国际糖果展吸引业界广泛关注
·中美流动性齐喊“渴” 国内银行间市场拆借难 ·三大运营商竞逐苹果iPad 业内分析联通优势最大
·波音首席执行官:中国仍将是美国主要市场和合作 ·中美经济对话成果深解读 :美国承诺“少印钞”
·空头打压未果 期指“近强远弱”走势“纠结” ·汽车消费贷款开始紧缩 三种车贷模式规模将生变

  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复杂的一年,宏观调控面临多重的两难选择,虽然有辗转腾挪的空间,但是如果不能破解这些两难,始终是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比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去年中国经济增长8.7%,主要是政府投资的功劳,今年维持经济复苏的良好趋势,需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否则经济有减速甚至二次探底的可能。但是,财政政策的边际效应正在出现递减趋势,扩张难以持久,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又有引发通胀压力的可能。

  再比如汇率政策和人民币升值。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刚刚结束,对话成果丰富。这得益于双方巧妙避开了人民币汇率这个敏感话题,但是,人民币汇率终究是困扰中美经济关系的心腹之患,最终是绕不开的。人民币升值也面临两难:升值,则一部分出口行业的利润被进一步压缩,增加失业;不升值,外界压力越来越大,热钱不断涌入,进口成本和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也在增加。

  房地产调控也有类似的两难,新政已出台一个多月,市场成交量持续萎缩,目前已接近冰点,但是,价格依然坚挺,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广州的房地产新政刚刚出台,跟北京的严厉相比,显得过于温柔,没有在国家统一规定基础上增加任何新的“重拳”。这表明一些地方政府对房价下跌后果的担忧。如果房价没有一定幅度的回调,舆论和公众的不满会加剧,则不排除更进一步的撒手锏会拿出来。但是,如果矫枉过正,房价剧烈下跌,也不是短期内就业和增长能承受的。

  宏观调控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必须找到解开这些矛盾的钥匙。这个钥匙,就是开放民间投资。

  不错,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结构性转换的核心环节,消费是比投资更好的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但是,一方面,消费的增加,需要大幅度增加居民收入,还要调整收入分配的结构,涉及利益格局整合,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完成的。另一方面,增加居民收入的基础是增加就业,而经济增长的目的也是就业。但是,消费并不会直接增加就业,投资才是增加就业的利器。当然这里的投资主要是民间投资。去年的政府投资,多是资金密集型的大型项目,对就业几无助益。

  现在,到了该正视民间投资作用的时候了。只有扩大民间投资,才能破解上述的两难选择之痛。

  财政政策出现效应递减,是因为政府投资没有引起乘数效应,所有政策有效的前提是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即带动民间投资的增加。开放民间投资,才不至于担心持续扩张财政的弊端,把财政赤字控制在安全边界内。只有增加民间投资,宽松的货币政策才可全身而退,进而控制银行风险。沪深股市最近的跌势表明,中国经济过度依赖刺激政策,经济尚未过渡到依靠自身力量前行的阶段。有了民间投资的断后,刺激政策退出,才不会引发股市的剧烈下跌。

  汇率政策本是宏观政策,不是产业政策,所以,不能以某些产业承受不住压力,就拒绝汇率制度改革。但是,出口行业毕竟是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主渠道,汇率调整不能不顾及于此。如果能开放民间投资,而不是仅仅把民间资本局限于出口加工这个狭窄的范围,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步伐,就可以加快,中国经济的外部压力就将减少。

  房地产价格难以“撼动”,是因为富裕人群除了买房,过多的钱无处可去。有钱人最怕财富贬值,必然寻找投资渠道。而遍观中国的投资领域:实业投资受到严格限制,而一般制造业早就饱和,无钱可赚;股市受到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有泡沫崩溃的严重教训;辣椒、大蒜之类小儿科似的炒作,难以把握。而土地的相对稀缺,城市化进程,流动性泛滥的时代,为房地产价格的坚挺,提供了“坚实”的土壤,且中国房地产至今未出现过像样的调整,所以,资金滞留房地产,有其必然性。如果开放民间投资,让有钱人有更多途径挣钱,集聚在房地产业的资金就会分流,房地产市场将走上正轨。

  正是基于乘数效应不明显,国务院5月13日公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非公经济36条”, 与5年前的那个“非公经济36条”相比,此次进一步拓宽了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特别是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开了一个口子。

  我们相信,这仅仅是开放民间资本的第一步。毕竟,国内民间资本如今已积累到了足够大的规模,知识和人才、技术储备,也非5年前可比。所以,现在该是扩大“对内开放”的时候了。

  一个投资领域对外开放,而对内封闭,在道理上是难以说通的。现在,虽然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某些过去的“禁区”,但口子仍嫌过小,不过瘾。这里的关键是进一步开放某些垄断领域。我们有《反垄断法》,但是,有人戏称这个法只打苍蝇,不打老虎。问题是,如果如此重要的一部法律,成为一纸具文或者紧箍咒,势将贻误中国经济发展大计。国内很多地方的垄断,从国际经验看,其实并不“关乎国计民生”,只不过因为它是“已成之局”,就被接受下来而已。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对民间资本把口子开得更大一些。(转自上海证券报 王福重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政府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